10月16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七期午间论坛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文化冲突与范式融合——中西文化视野中的屠呦呦获奖之争”,文学院李龙老师、宁欣老师、法学院何志鹏老师主讲,我校40余名青年学者到场参加并热烈讨论。
李龙老师认为,屠呦呦女士获奖是现代科学精神的胜利。他借鉴福柯的“认识型理论”指出,科学精神实际上构成了现代中国很重要的认识型,我们应该透过这些表面的争议,去考察背后的文化观念和知识范式上的问题。他认为,科学精神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谱系中具有启蒙的意义。同时,在一整套科学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新的知识范式,重构我们中国人对世界、对自我的理解。因此,尽管历史上的东西方文化是不同的认识型,但现代中国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有关“现代”的世界观已经建立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但是在这样的逻辑前提下,我们依然要注意的是,在文化的意义上,既要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也要在世界历史的视野内表达自己,包容并蓄,进行文化的再创造。
宁欣老师在发言中回顾了晚清以来科学话语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他指出,近代西方科学输入中国后,迅速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科学话语”。早期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将科学视为一种超越民族文化界限的普世“公理”,他们结合传统文化中今文经学、佛教思想等文化资源,通过对“科学”的解读,纾解了面对西方文明时的焦虑感,为学习西方、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找到了理论基础。但是他们对科学的解读也因为实用性过强而常常出现误读和滥用,例如不顾学科的界限而随意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解释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以科学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等等。这种过分的解读,其实又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元化的“天理”观的影响。
何志鹏老师指出,获得诺贝尔奖是对研究成果的肯定,但是很多未获奖的成果也依然优秀,其实质在于能否凝聚出对于文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从研究方式上看,无论是集体攻关,还是个人努力,都有可能取得实质突破,但焦点在于能否找到真问题。在找到真问题之后,以宁静而不浮躁的心态、踏实而不敷衍的精神、稳妥而不冒进的路径进行研究,就有可能获得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成果。至于是否获奖,何时获奖,以不期而遇的观念去对待,最为妥当。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来自我校哲学社会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外语教育学院、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亚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公共卫生学院、材料学院和化学学院的青年学者分别结合各自的专业方向、以多重视角深度讨论,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观点。
(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