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社会科学处、科学技术处、团委联合举办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论坛主题为“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食品安全的多学科思考”。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出席论坛并作总结讲话。论坛由行政学院麻宝斌教授主持,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教授、行政学院许玉镇教授、化学学院宋大千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刘娅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孙春燕教授主讲。来自我校各学科专业的青年学者和学生代表参加论坛并热烈讨论。
论坛首先由社会科学处张晓萌副处长对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论坛的举办宗旨和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论坛的主题发言阶段,王庆丰教授作了题为《科技、市场与食品安全》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需要对两个问题进行反思:一是科技,一是市场。在现代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非传统安全,这是因为绝大部分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现代科技发展驱动的。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科学技术的合理性使用,而是要反对科技的滥用或非理性使用。因此,最为重要的是寻找到科技使用的“度”。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食品安全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食品安全问题绝不单单是一个科技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要想彻底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加强市场经济道德主体的建设,把市场经济建设为在内心道德监督和外在法律规范制约下的自由市场经济。
许玉镇教授作了题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责任担当与权力边界》的发言。她围绕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政府能做什么和政府怎么做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结合2014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受理投诉举报情况和2014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案件查处情况分析指出,食品行业逐渐从以“价格战”为主的终端竞争,转向以诚信与创新为主的品牌竞争、以产业链安全为主的价值竞争。其次,她评析了决策层对食品安全问题定位的变化,即从市场秩序角度定位食品药品安全(2000年—2007年) 、从社会管理角度定位食品药品安全 (2007—2011年)、从公共安全角度定位食品药品安全(2011年至今) 并借鉴欧盟模式提出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权力边界。最后,许老师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为切入点,分析政策落地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政府部门应运用法治思维深化监管改革的总体思路。
宋大千教授作了题为《应用于食品、环境、药品检测专用仪器及试剂盒的研究与开发》的发言。在报告中,宋大千教授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食品添加剂等基本定义谈起,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并指出政府已逐渐从化学、物理危害因子检测向微生物危害因子检测转移。随后讲述了其团队多年来在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检测专用仪器及试剂盒的研究的进展与成果,已将SPR、MPT、MS、现场速测等技术应用到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部分成果已在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并应用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领域,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刘娅教授作了题为《我囯食品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的发言。她首先指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并列举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随后从“法律保护对象的调整”“法律适用主体的扩大、标准的整合”“食品溯源制度的延伸、取消免检”“‘问题食品’及时召回”“监管模式的变动”等七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食品安全法》的新亮点。最后从八个方面指出了2015年10月起正式施行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度构建。
孙春燕教授作了题为《民以何食为天——新形势下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的发言。她首先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及建议。然后以2014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多名教师参与长春市政协“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项目调查研究为背景,分析了十八大后,新形势下我国食品安全发展的一些新举措,并针对长春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坛讨论环节中,来自我校文理各学科领域的青年学者分别结合各自的专业方向、以多重视角深度讨论,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观点。
常务副校长邴正教授为论坛作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对论题进行了精彩的解析。他指出要正确看待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要走向极端。现阶段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在国家和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学术研究要从国情出发锁定学术着眼点。邴校长对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我校作为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通过跨学科的交叉交锋能够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学术观点互补。邴校长指出要做到文史学科与理工学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科学研究须面对学术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对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