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结项

日期:2019-03-11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日前,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朱泓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顺利结项。

“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于2011年11月立项,自项目启动以来课题组收集了近年来发表的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结果,并初步建立了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地区重要遗址出土人骨遗存的数据库及共享平台,实现相关人类骨骼形态数据库的三级检索功能;召开2次专题研讨会;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考古》《考古与文物》《人类学报》等国内CSSCI期刊上发表50余篇,在著名国际期刊《BMC Biolog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BMC Evolutionary Biology》和《J Hum Genet》等刊物上发表了7篇,文章的阅读量和引用率均非常高,在国际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出版著作4部,首席专家朱泓教授的阶段性成果专著《中国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研究》一书获得2014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奖,子课题负责人周慧教授论文集《中国北方居民线粒体DNA研究》获得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研究成果奖“金鼎奖”。在项目研究期间,2012年3月,课题首席专家朱泓教授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报》关于《多学科合作研究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专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4月,朱泓教授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介绍了项目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腾讯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进行了转载报道。

本项目以中原地区与华夏—汉民族密切相关的考古学重要资料为基础开展核心研究工作,同时配合开展对周边地区其他族群,尤其是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与汉民族及其祖先曾经发生过较大规模的融合、通婚的那些古代族群进行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骨化学以及动植物考古学的综合研究,为探讨汉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提供更多来自生物考古学领域的证据。项目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汉民族最早的源头应是新石器时代主要分布在今陕西、河南、山东一带的古中原类型居民,形成过程受其影响的古西北类型和古华北类型居民,也成为现代汉族的另外两支重要来源。

2.青铜—早期铁器时代人群的互动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古中原类型居民向周边地区的扩张;古中原类型对周边居民的吸纳;边疆地区居民的互动。

3.秦汉时期,由于广袤的疆域和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得

大规模的以政治目的和军事目的为主的人口迁移成为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秦时期人口和人种类型的分布。经过近2000年的交流和发展,秦汉时期居民相比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更加接近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

4.宋代,我国现代北方汉族的体质特征在西北地区已经基本形成,但在中原地区还在形成过程中。这不仅体现了汉族体质特征的形成存在地域的不平衡性,同时也反映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西北地区古代居民对现代北方汉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到明清时期,随着人群交流的进一步加剧以及蒙古人、满人的融入,南北方汉族居民与现代汉族的体质已经基本一致。

5.现代汉族的主体特征为东亚蒙古人种,在我国新疆地区还广泛分布着具有欧罗巴人种因素的古代人群。古欧洲人类型于大约3800年前出现在罗布泊地区,这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欧罗巴人种居民。青铜—早期铁器时代的欧罗巴人种逐渐与蒙古人种混血,但与现代新疆地区居民和现代汉族的关系很远,与今天中亚地区和南西伯利亚地区居民距离最近,东部边界始终没有跨过哈密地区。到了秦汉时期,蒙古人种因素比重逐渐增多,塔里木盆地古代人群的母系遗传结构开始与现代新疆地区居民接近。此时具有欧罗巴人种因素的居民开始东进,隋唐之际,最东已到达山西太原地区。东进的具有欧罗巴人种成分的人群相对于汉族居民庞大的人口来说,比重非常微小,并没有对现代汉族的体质特征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汉民族历史形成过程的生物考古学考察”以详实的数据、严谨的逻辑、科学的方法,回答了汉民族体质特征形成于何时以及其与先秦时期的华夏居民在体貌特征上是否存在差异等问题,这一重大学术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中原与边疆的互动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