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第三期邀请周光辉教授进行了主题为“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学术研究——学术探索路上的感悟与思考”的授课,蔡立东副校长出席并向周光辉教授颁发了理论思维讲习班导师聘书。周光辉教授在授课中分享了自己的学术历程、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学术生涯的启示,指出“有意义”的研究是具有建设性的研究,青年教师应在内心建立起学术使命感。社会科学处处长姚毓春主持讲座,理论思维讲习班第三期全体学员和第一期、第二期部分学员聆听了周光辉教授的授课。
周光辉老师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种自由的工作,学术研究如何才能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他引用哲学家怀特海的话来回答:“‘创造性冲动’来自于‘重要性感受’”,学者的内心要有“重要性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从两种错误的状态即“没有明晰的研究方向”和“在外在压力下研究”走出来。必须做“有意义”的研究,才会有“重要性感受”,为此,选择真正适合于自己的学术领域,提炼正确的学术课题,是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两件事。
周光辉老师回顾自己的政治学研究是从“为理解政治学寻找‘支点’”这一问题意识起步的,政治学的认识支点是“权力”,价值支点是“民主”,因此,在教学方面开发了“权力政治学”新课程,致力于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政治药方,教学与科研互补,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清醒地意识到,西方民主理论无法解读中国的崛起,而且其理论预设中所自带的负面效应在中国这样的多元一体国家中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正是这样的困境和反思,成为了周老师学术路上第二次转向的起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复杂性、曲折性、艰难性超出现有的理论和知识,这正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富矿,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对现代化理论构成巨大的解释性挑战。
周光辉老师指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向,应该是要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他向青年教师们强调:方向决定命运,孔子说“敏而好学”,这个“敏”,就是选择方向,做自己不喜欢的、不擅长的、与时代脱节的事都不可持续。研究方向关乎对学术工作的定位,具体到现代国家构建这个领域,我们应当致力于研究的,是实践秩序如何生成,而非“理论秩序的逻辑推演”。学者必须掌握理论工具,以便研究经验现象,但也必须基于经验研究提炼新的理论。
周光辉老师细致讲解了自己科研转向的过程,也体现了社会科学研究提出有意义学术议题的普遍规律:一个社会现象“不可思议”,却真实的发生了,这带来认知上的困惑,其实正是表明发现了真实的问题。但是,问题还不是学术议题,学者应当建立社会问题与理论问题的关联,而建立这种关联,正是学术议题的设置。周光辉老师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理想:融通古今中外,成一家之言,把当代中国的历史变革转化为一种理论化叙事,建立具有主体性的中国政治学。这个理想,就个人而言,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就团队而言,则是开拓一个研究方向,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围绕这一学术理想,周光辉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他和他的团队以中国为中心进行学术探索的三个阶段:理解中国、认识中国和定义中国,这三个阶段的研究都已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回顾自己的学术探索道路之后,周老师向学员们分享了他的三点感悟:一是把握时代的机遇;二是把握自己的命运,做自主的学人;三是坚持求真的态度与开放的心灵。“有意义”的学术研究是具有建设性的研究,建设性的研究应持“内在批评”的立场,从经验现象出发,而非以“上帝视角”做“外在批评”。
理论思维讲习班学员们聆听了周光辉教授的授课后,都感到受益匪浅,增强了学术工作的意义感,也拓展了自己学术发展的思路,为进一步思考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汲取了新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