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思考方法,思路启发与思想鼓舞 ——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举办跨学科学术研讨会 共论“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学术研究”

日期:2021-06-22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6月9日上午,吉林大学第三期理论思维讲习班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学术研究”的第二次跨学科研讨会。讲习班导师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参加研讨会,并为学员们逐一点评。副校长蔡立东教授出席研讨会并做了讲话。社会科学处姚毓春处长、张晓萌副处长以及讲习班第一期、第二期学员也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由商学院张小宇教授主持。管理学院钟翠萍教授从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时序,以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扩展为线索,概述了自己探寻研究方向的历程,周光辉老师的讲座推促了进一步对于意义和方向的思考,给未来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思路与想法。管理学院王向阳教授提出,周光辉老师讲到的“理解—认识—定义”,构成学术研究的重要范式,“理解”强调对相关概念的掌握和领会,“认识”强调对相关概念的追根溯源,而“定义”是基于研究问题对相关概念的情景化界定。管理学院张国权副教授谈了自己学习周光辉老师研究方法论的一些感悟,并探讨了这些方法论在数字建模领域的落实,还与大家分享了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的一些规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波教授的发言围绕问题意识与“有意义”的研究展开,从何谓“问题意识”入题,认为问题意识的价值指向体现在思维的独立性、深刻性和创造性,问题意识的养成大致分发现问题、选择问题、解构问题、回应问题和被问题所检验等方面,以此可使问题意识成为开启“有意义”研究的关键钥匙。

哲学社会学院王一副教授提出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需要解决“社会保障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与“社会保障的中国道路怎么走”两个问题,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提出超越现代化理论的必要性,以及关注市场原则—权利原则关系的主张。行政学院丁建彪副教授以“小科学研究”和“大科学研究”的区别为参照,介绍了自己研究体系的生长历程,认为有意义的社会科学研究应具备可解释性、可检验性和内在的完备性。文学院王倩副教授受周光辉老师“家国情怀”意识的感召,反思了语言学研究的传统理念及自己身为青年语言工作者的困惑,并从“学科服务国家”的立场出发,举例分享了她自己对政务微博言语交际的观察工作。文学院李明晖副教授从文学作为“载体”、文学作为“技术”和文学作为“仪式”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于文学研究意义的思考,认为有意义的文学研究应是视野广大的研究、务实探索的研究和情怀深厚的研究。考古学院赵俊杰教授从自己进行的金代祭祀长白山神庙遗址发掘与研究工作谈起,认为考古研究的意义可以体现于为国家话语提供实物依据,也可以体现于更新人们的历史观念、引发新的思考,还可以体现于服务地方文化旅游事业。

经济学院王婷副教授以“如何开展学术研究——学术探索路上的坎坷与困惑”为题分享了自己学术和成长历程,与各位老师探讨了关于“共同富裕”问题研究的思考和困惑,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与目的。东北亚学院张晏辄副教授介绍了自己以SSCI期刊为阵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以学术方式阐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与中国主张的亲身经验,将他的学术成长与学术期许概括为“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商学院刘汉教授根据周光辉老师指出的“可持续的学术研究需要走出两种状态:一、没有明晰的研究方向;二、在外在压力下研究”进行了反思,并据此和大家分享了他的感悟和思考,认为需要专注做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可持续性学术研究。商学院张小宇教授提出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中应避免重模型方法轻选题意义的错误倾向,模型并非越复杂越好,合适即可。经济学研究应避免一味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范式,应立足中国现实,解决中国问题。

周光辉老师在研讨会上与学员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指出,学术研究的持续动力,来自于对所研究问题的热爱,与对学术工作的使命感。很多青年学者能够从作为起点的微观问题研究,自觉地上升到研究比较宏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思维框架,这是很好的,也是使研究有原创性的必由之路。他肯定了学员们对“问题意识”的重视,也强调了问题意识的出发点是经验现象,特别是本土经验现象与西方既有理论之间的矛盾,而从问题意识达致学术创新,须运用历史的眼光与逻辑的力量。关于社会保障的基本逻辑和中国道路研究,周光辉老师提示说,在这个思考中也可以引入中国社会保障机制历史演化进程的视角。关于乡村治理的政治学研究如何避免“公共管理化”的问题,周光辉老师认为关键是要发现国家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针对语言学研究的传统理念,周光辉老师认为,从“书同文”开始,语言本身就是有政治性的,它体现着秩序的建构问题,这个客观存在的关系在研究中不应否认。他还谈及,汉字是表意文字,怎样基于其特点扩大其传播力,比如在政务微博中更好地发挥出治理效果,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研究课题。周光辉老师从“国家象征”的角度阐释了文学的“仪式”性,指出一个人在学文学的同时其实就“国家化”了,正所谓学了中国文学成为中国人,因为《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中寄托的是中国人观看理解世界与人生的方式,一个中国人即使走得再远,也必然于此“寻找家园”以安顿心灵。周光辉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近期的研究中对于考古学成果的重视和运用。他说,寻根离不开考古,考古是揭示文明的基因,长白山神庙遗址就是以具象化证据体现了多元一体格局的建构。周光辉老师对青年学者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尽快明确研究方向并长期坚持,否则很难产生深入、厚重的成果;当然,如果发现研究方向不合适,也就应及时调整或改变。二是要多交流,包括跨学科的交流,因为学术进步靠交流,交流才有碰撞,才有视角的切换。

再认真听取学员们的发言后,蔡立东副校长在讲话中说:今天的跨学科交流很精彩,也增强了学校举办理论思维讲习班的“重要性感受”。我们要推进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发现方向,二是培养人才,而这两件事的成果在今天的研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青年教师们从导师的教导中获得了思考的方法、思路的启发、思想的鼓舞。他同时讲了自己关于“问题意识”的理解:问题意识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从行为层面来说,问题意识是指主动追寻问题的思维;从对象层面来说,问题意识是指现实的问题和困惑,或者说是理论问题在生活场景中的呈现;从过程层面来说,问题意识是指一项研究、一项成果要始终围绕确定的学术问题展开。那么,对于研究者来说,什么是好的问题呢?蔡立东指出,理论研究应该致力于发现和描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增强理论性,这样,我们的成果才能构成学科积累的组成部分,也才是有思想厚度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高校学者的对策研究也应特别重视理论资源的支撑,同时,还应在建言献策中验证、修正现有的学科理论,并提出自己的新理论。蔡立东勉励青年教师们,要有意识地积淀理论资源,只有熟悉前人的理论,才谈得到发展创新,青年教师们的发言体现了才华和热情,也体现了在讲习班的实际收获,从中看到了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可期。他对讲习班的导师们表达了由衷的谢意,导师们出于传承学术的使命感而来,将自己得益于前辈学人的、与自己在艰辛学术探索中感悟到的,传授给后辈学人,并藉此代代传下去,让学术的火炬越来越明亮。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