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党群建设

党群建设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建设 > 正文

宣讲进行时|吉林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走进理论思维讲习班

日期:2022-11-26 点击数: 来源:

开栏语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吉大师生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学习活动持续引向深入,学校精心遴选政治素质高、理论水平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组建了“吉林大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连日来,宣讲团走进科研教学一线,来到广大师生中间,分领域、分层次开展了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导向准确、特色鲜明的宣讲活动,切实推动师生学懂、弄通、悟透二十大精神,不断掀起二十大精神学习热潮。

【文/记者 刘飒 摄/王元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一个行动中的思想,也是用实践和行动引发出来的思想,所以这是真思想,是真有用的思想。”这是法学院院长何志鹏在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上与大家分享的感悟。11月21日,由校党委宣传部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共同组织的二十大报告宣讲活动在鼎新图书馆八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蔡立东,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一、二、三期部分学员及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社会科学研究院党支部全体成员参加了学习与交流。活动由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毓春主持。

学术的跃迁

二十大报告所总结的理论成就,既是对理论的呼唤,同时也是对时代的回应。从学术研究到理论创新的跃迁,至少有两点,吉大人可以引以为自豪,那便是理论自信和理论期待。

回望过去的十年或者是更久,在中国的理论力量或是在中国理论的大纲领中,有没有一小块标记着吉大的贡献?何志鹏用征而有信的实例聚焦吉大贡献:张文显教授在2015年就开始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了中国政府倡导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一部分;孙正聿教授对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辩证法的研究,甚至更早的高清海老师关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等都独树一帜。所以,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一个历史渐进的过程。吉大有理论界的贡献,也承载着理论界的期待,这就需要吉大学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创新,要在实践之中和二十大的深刻阐述相呼应。

思存万端,举其要者。关于思维思想方法,何志鹏把十九大报告与二十大报告进行了比较,除了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为什么要强调历史思维和系统思维?何志鹏以做学问为例进行了阐释:如果只看到现实之中存在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就会失望,就会止步不前,为此,理论思维很重要。不可见木不见林、不可见今不见古、不可僵化不发展、不可混乱无规则、不可顾此而失彼、不可因循而守旧、不可居安不思危。

关于理论,何志鹏认为,理论要有修正、要有延伸、要有阐释,理论不是描述、理论不是真理、理论不是回音、理论不是应用。

何志鹏借用伦勃朗的一束光来形容理论研究:打造一束光,点亮世界,点亮现代知识界还没看到没看清的东西。作为画家,伦勃朗创造了绘画的一种方式,这是绘画界的主光,而他本身绘画时经常都是只在一个地方打光,其他地方用黑。不要指望什么事都能说明白,抓住一个问题,贯彻一个思路,提出一个论断,深耕一个领域,即好。

在二十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提到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何志鹏认为,二十大报告是从宏观的国家建设发展角度出发,但是落到每个学习者、研究者身上,也非常有意义。他引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大家共勉:要有理论忧患,包括对吉大的人文社科的理论忧患,这样,才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

跨界的对话

何志鹏说:“在二十大报告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学生、都在学习,而且都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的思考。”

为什么需要跨学科合作?基本理由是,事物本身是复杂的,拆散分给各个学科就把问题简单化了。而理论思维的碰撞,就会创生出新的学术生长点。何志鹏用“盲人摸象”来形容个人看到的东西都往往是偏执的、有限的。一个学科提出的问题,其答案很可能在别的学科那里。比如说,经济问题的答案有可能在政治那里,政治问题的答案或许在文化那里,而文化问题的答案也可能在经济那里,诸如此类。可以这样理解,跨学科研究就是共同重新面对复杂事实,而跨学科对话要求的是不同专业之间的专业性对话,而不是放弃各自专业性的泛泛而论,如果放弃了专业性,就互相无所收获了。

何志鹏讲到自己在做研究时,会从贾玉娇老师那里得到社会学社会工作角度给出的分析,从李龙老师那里能得到美学角度给出的分析。他会用康德的三大批判引导学生在美学的维度上思考法学问题。他说,如果没有这么多老师,没有不同的知识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我们的系统思维就建不起来,学术研究就一定是比较条块僵化片面。

在六个坚持中,“人民至上”置于首位。“那么,人民至上中人民指的是什么?”这是蔡立东老师留给何志鹏的课题。在互动环节中,针对“人民”一词,法学院李拥军教授与大家进行了一番探讨。他说现在所说的“人民”是超越古代的“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自立、能够自主、有自主意识又有家国情怀和团体意识的群体。

在互动环节,哲学社会学院王一、东北与东北亚研究院赵扬、经济学院王婷等年轻学者结合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反复砥砺,彼此切磋,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这也是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最有价值、最具魅力、最负前瞻的地方。

个人的成长

二十大报告是千锤百炼的精品,无论是理论高度、还是思想高度都堪称典范。蔡立东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学习二十大报告是学校政治任务的动员统领。

在个人事业的成长路上如何才能跑得更快?“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蔡立东认为,个人发展要与国家大势融为一体,要像黄大年老师那样,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他建议大家要把二十大报告的四个辅导材料学透学好,讲到“善治国者,善于谋势;决胜负者,长于布局”这句话,他说,大到治国理政,再到学校治理,小到个人成长,都很有指导意义。

学术研究只有注入党的创新理论才能向前推进,才能形成澎湃发展的“动力变迁”。只有将个人的小河注入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大河,才能浩浩荡荡奔流向前。蔡立东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自信自立,以问题为导向,提升理论思维能力,守正创新,胸怀天下,挖掘学术跃迁的动力,找到创新创业的爆发力。

“动车跑得快,大家才能跑得快。”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毓春表示,会打造好“动车”轨道,做好后台的服务和舞台的搭建,让大家跑出吉大速度和吉大风采。


【数据来源:吉大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