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2024年第2期
作者简介
李子君,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语言学、音韵学。
文章概要
自隋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撰《切韵》至民国夏敬观《今韵析》(1935),“切韵系韵书”赓续绵亘千余年。千余年来历代先贤所纂“切韵系韵书”层出不穷。“切韵系韵书”自20世纪初定名以来,研究硕果累累。
本文尝试构建集“切韵系韵书”传承关系梳理、纂修流布史考索、研究成果考量和学术思想探赜为一体的千年“切韵系韵书学术史”。为整体统摄“切韵系韵书纂修史”、“切韵系韵书流布史”、“切韵系韵书研究史”和“切韵系韵书思想史”,并与唐宋夏金元时期以绘制韵图为主要手段的“切韵学”相区别,在形式上将其表述为——“《切韵》学史”。
文章对语音史分期与韵书史分期进行了两相对照,认为二者并不吻合。语音史、韵书史在研究视阈、理论、方法等方面各有优长,可相互借鉴,不可照搬,韵书史的研究与构建不能盲从语音史研究范式,而应兼顾传承体例、音韵结构等综合考察韵书的演化史。
“切韵系韵书”和“中古音系韵书”并非内涵、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切韵系韵书”不等于“中古音系韵书”,音韵学者二者习焉不察,每多混淆,理宜详辨。
“《切韵》学史”,既是一部“切韵系韵书”纂修史、流布史,也是一部“切韵系韵书”接受史、研究史;既是一部“切韵系韵书”传承史、演进史,更是一部波澜壮阔、异彩纷呈的“《切韵》学”思想史、学术史。
“切韵系韵书”纂修史可划分为四大阶段:①“切-唐韵”系韵书时期,属奠基期;②“广-集韵”系韵书时期,属鼎盛期;③“五音切韵-平水韵”系韵书时期,属嬗变期;④“平水韵”系韵书时期,属衰微期。
文章直面前贤《广韵》研究的学说或方法,通过考镜源流,能准确地探赜历代“切韵系韵书”研究者的学术要旨,体识其学术意蕴,勾勒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展示“切韵系韵书”研究的整体面貌,历史地呈现学术延续的血脉和发展趋势,构建“《切韵》学史”,对前贤的学术成就及学说的影响力做出客观的评判和历史定位。
在彻底釐清1334年“切韵系韵书”传承关系的基础上,绘制出了各个时期代表性“切韵系韵书”的传承谱系图。
“切韵系韵书”经历千年,逐渐成为汉语韵书史上地位最高、影响最大、位居正统的汉语韵书编纂的主流,其兴衰命运折射出影响中国音韵学思想生成、衍化、嬗变的因素。构建一部完整的“切韵系韵书纂修史”,可厘清“切韵系韵书”传承嬗变的脉络,探究其中所蕴藏的学科意识、研究方法与学术实践,对全面揭示“切韵系韵书”发展的逻辑线索与历史史实,清晰地展现“切韵系韵书”的演进原委良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