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我校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获准立项

日期:2003-12-24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近日,教育部建国以来首次设立的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评审工作结束,我校以宋冬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申报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获准立项,获经费资助80万元。\r\n教育部为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发展繁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若干意见》,从2003年开始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目的是支持高等学校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握学科前沿,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要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主攻方向,体现有限规模和突出重点的原则,有效利用现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基地等条件,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鼓励跨学科、跨学校、跨部门和跨地区的联合攻关,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力争取得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r\n重大攻关项目的设立是2003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件大事,首先,这是建国以来政府立项资助经费最多的一次,每个项目资助经费30—80万元,体现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其次,重大攻关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鼓励联合高校系统外的相关专家、国外专家,以及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实际工作部门的人员参加课题组研究工作,提高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地位。\r\n本次重大攻关项目共立项资助39个课题,项目评审采取招投标制度,由教育部遴选相关学科知名学者组成专家组,投标人进行公开论证,当场答辩。本次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问题研究”投标的共有6个单位,我校除投标者宋冬林教授以外,王胜今副校长和社会科学处刘桂云处长也参加了投标评审会。首先宋冬林教授介绍了我校的研究基础和资料准备情况,并阐述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回答了评审专家的提问。王胜今副校长在答辩中表示我校有实力承担这个重大攻关项目的研究任务,并介绍了学校为保证课题的完成而制定的具体支持措施。最终,我校在6个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全票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