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繁荣学术讲座活跃学术氛围——剖析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讲座

日期:2004-12-28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12月8日下午,我校前卫南区东荣大厦六楼商学院报告厅座无虚席,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乌家培教授正在为我校师生作题为《与时俱进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报告。与此同时,还有3场学术讲座也正在南区其他会场进行。这只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的一个缩影。 \r\n完善的体系:“一个主体、多点开花” \r\n学术讲座的活跃是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的重要特征。我校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近年来呈现的繁荣景象反映出我校“一个主体、多点开花”的文科学术讲座体系已初步形成。“一个主体”主要指的就是由社科处组织进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这个系列讲座是从2001年6月份开始举办的。学校每年为这一系列讲座投入50万元。到目前为止讲座已经进行了180多场,国内外180多名学术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做了讲座,在校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成为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品牌。这一系列讲座把学校的学术气氛给烘托起来,使学生包括青年老师听到了新鲜的学术思想和学术信息,领略了著名专家学者的风采。 \r\n除了校级的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之外,各个学院、中心的学术讲座更是数不胜数,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繁荣局面。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律思想者学园的七大系列讲座可算是蔚为大观。其中有专门为博士、硕士开办的“法学理论博士前沿论坛”、“研究生学术讲座”,有以读书研讨形式的“小南湖”读书研讨会,还有“海外学者讲座”、“生活中的法理研究”等等。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的系列讲座已经成为国内法学界的一个学术品牌,在国内已经很有影响力与号召力。行政学院的学术讲座突出两个核心,一个是以政治学理论为核心;一个是以公共管理为核心。以此来开展和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活动。比如行政学院推出的“公共危机管理”系列论坛,论坛邀请实践部门的专家来做讲座,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政府和社会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学术平台。此外,哲学社会学院的名家学术讲座、文学院系列学术报告等都已经举办了很多场,影响也非常广泛。 \r\n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加上各学院、中心的学术讲座,就构成了一个大的体系,活跃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气氛,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学术氛围。 \r\n活跃的学术交流 \r\n浓厚学术氛围的背后是密切的学术联系,活跃的学术交流。很多来我校做讲座的专家都是与吉大有着很久的渊源的。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吉吉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她来吉大已经四五次了,最少作过6场不同形式的讲座。最早是1987年在郑州举行的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的研讨会上认识的张文显教授,这样就与吉大建立了联系。再加上1988年长春会议、1989年北京对话会等等,所以她讲她与吉大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而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浓厚的学术氛围更像是磁铁一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俄罗斯科学院彼得堡历史所研究员谢尔盖•列别杰夫教授说:“14年前我就与吉大建立了联系,从很多我的导师开始就已经在吉大做讲座。他们都非常鼓励我来吉大进行交流。所以包括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俄罗斯科学院历史所、彼得堡历史所、乌拉尔历史与考古所以及西伯利亚的一些研究机构,都与吉大保持了非常广泛的、深入的、密切的交流与联系。他认为吉大的各个方面的条件是很好的。从硬件到软件,再到学生,都是令人满意的。” \r\n学生的积极参与 \r\n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师生是一种熏陶。在这种熏陶中师生就提升了自己学术水平。一位姓张的2003级法律硕士讲到,与学者的交流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及时地纠正自己的偏差,使自己的思路走到一个正规的轨道上来。行政学院2004级政治学理论方向博士刘同学讲,能不能请到大师来做讲座就是区分重点大学与一般性大学的标准。我们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必须要通过一些研究会、讨论班,来进行思维的训练,从而通过学习把这种价值吸收,形成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理论。一位2003级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生谈到吉大的学术氛围时,她激动地说,每次去听大师级的人物的报告时,那种场面的爆满真是令人感动,使人切身感受到吉大学术氛围的活跃。 \r\n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吉吉教授讲自己切身感受到吉大的学生对于学术有一种热烈的追求,每次做讲座问问题的紧追不舍,使学生与学者有一个思想的撞击,我特别喜欢与吉大的学生进行对话。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兴良教授说,从同学们的提问当中,我已经看出吉大的学生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很深刻,很多问题都很独特、很有价值,对于我进一步思考也是有帮助的。 \r\n讲座还在继续。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文社会科学活跃的学术讲座必能推进人文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使其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