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r\n\r\n\r\n
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r\n
\r\n
\r\n\r\n\r\n
\r\n
\r\n\r\n\r\n5月24日下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开忠教授在我校东荣大厦四楼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理论问题”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杨开忠教授首先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89年以前,属于引进阶段;二是20世纪90年代,这是区域经济学在我国正式建立的阶段;三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是与国际前沿接轨的创新发展阶段。杨开忠教授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借鉴的都是前艾萨德时期的理论和方法。进入90年代末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与后艾萨德时期研究接轨,前沿理论和方法上的自主创新也越来越多。然后,杨开忠教授介绍了目前国内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些前沿问题。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集聚日渐明显,产业群、城市群不断发展,核心-边缘结构不断加强,这给我国区域经济学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经济集聚理论和经验研究,是我国区域经济学面临的重要前沿课题。杨开忠教授还通过一系列模型与理论分析,介绍了目前国内对经济集聚理论研究的情况。最后,杨开忠教授对中国新区域政策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传统的区域政策旨在通过向目标地区转移资源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战略方法上强调各个部门而忽视部门联系,补贴和国家援助为政策工具,中央政府是其唯一的行动主体。杨开忠教授指出,直到“十五”规划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虽然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但始终是以中央政府分配资源为重点的,区域政策以公共资源向目标区域倾斜为特征。进入“十一五”规划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传统范式,转向以增强区域竞争力为重点的新范式。杨开忠教授还对新旧两种模式从目标、战略、工具、行动者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
报告会由东北亚研究院主办,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学术研究系列)之一。东北亚研究院副院长朱显平教授主持了报告会。(东北亚研究院张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