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由中共吉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行政学院和社会科学处承办的“廉政建设与国家治理学术论坛(2013)”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廉政治理体系现代化”,来自吉林省纪委、吉林省监察厅、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吉林省纪委王长久副书记,吉林大学党委书记陈德文教授,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胜今教授,吉林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李成林副厅长出席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刘晓民教授主持。
党委书记陈德文教授和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教授为论坛致开幕辞。陈德文在致辞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理论研究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和国家治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教育部多次强调,高等院校尤其是部属院校,要把廉政理论研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好。这是吉林大学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发挥吉林大学学科综合优势,面向党和国家重大需求,强化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契机。吉林大学要依托学科优势,开展廉政理论研究,并为反腐倡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成言代表出席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感谢吉林大学的邀请,同时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中国的廉政建设研究,近十几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二是公正公平与腐败的关系。所以,当前的廉政建设研究意义重大,要有一种使命感,来完成廉政研究和教育,推动廉政与反腐败的发展。
论坛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议题是“当代中国廉政建设的挑战与对策”,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院长、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贤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军章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李海平教授、行政学院马雪松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十八届三中全会与廉政建设”、“高校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构建中的问题”、“公职人员宪法人格权的克减”、“明礼定制—正心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机理阐释与路径之辩”的主题报告。
第二阶段的议题是“比较视野下的廉洁政府建设”,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李成言教授主持。吉林省监察厅李成林副厅长、西安交通大学廉政研究所副所长李景平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东北亚研究院张景全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关键”、“中外官邸制及现代启示”、“中国教育中的寻租活动及其治理”、“美国在反腐败中展开的国际合作”的主题报告。
第三阶段的议题是“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由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主持。东北师范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柏维春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系主任颜德如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陈松友教授、文学院杨军教授分别作了题为“中国腐败治理体制的历史沿革与反思”、“中国古代廉政建设的五大举措及其当代启示”、“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及启示”、“廉政机制的历史反思”的主题报告。
王胜今教授为论坛做了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发言进行了肯定,他指出,每位专家的发言题目新,角度新,观点新,既有史学的研究,也有现状的分析,对廉政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接下来围绕“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科研课题”等方面对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最后,他希望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能抓住历史机遇、勇挑重担,为我国廉政建设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的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是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成立后举办的首届论坛,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为促进反腐倡廉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