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结项

日期:2015-09-01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日前,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周光辉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申请免于鉴定,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审批通过,顺利结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政府治理研究”于2010年立项。在项目研究期间,首席专家周光辉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政治学研究》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项目组成员累计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4篇,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约30万字的最终研究成果——《转型中国的社会正义:目标、问题与治理改革》。除此之外,项目组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项目组成员殷冬水博士的学位论文荣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另外,项目组运用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做了大量实证调研,完成了《中国社会公平状况蓝皮书》,该蓝皮书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项目组按照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路线,从基础问题、现实问题与机制构建三个层面,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正义原则”、“当代中国社会公正指标体系构建”、“ 促进公平正义的国际比较”、“当代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探究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国家治理改革”等五个子课题展开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体现在:

首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正义原则。国外的正义理论研究对我国的实际关注不足,国内正义理论的研究则对国外的理论成果借鉴不足,以至于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正义原则研究时并没有真正关注“分配正义原则”,而是关注领域狭隘的“分配正义准则”和分配正义中应该注意的“各种要素”等细枝末节,这在根本上使我们的研究仅仅限于事实描述而不是理论建构,也就无法提出真正的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正义原则。本项目在对当代正义理论争论和我国现实做了大量经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正义原则,即在保证充分就业,保证获取非劳动收入的公平的机会平等和起点平等的情况下,“同等劳动努力同等收入”,非劳动收入必须有利于单位劳动收入的最大化。

其次,运用社会科学经验研究方法,建构一套评估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状况的指标体系,从客观和主观两个维度评估了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状况。目前中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对于如何衡量社会公平正义,不同社会群体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体验和主观感受有何差异,影响社会公平正义最突出的问题有哪些,都还处于较宏观而模糊的的状态,没有源于科学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资料和调查数据的客观分析,使得相关理论研究,尤其是提出的对策和措施缺乏针对性。本项目提出了测量当下中国社会公平状况的指标体系,基于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需要,建构起了科学评价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平正义程度的指标体系,将政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努力与社会公平正义的状态改善联系起来,为政府有效推动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与信息支持。

最后,集中研究了影响当下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为党和政府应对这些问题提供了政策建议。对于转型中国而言,诱发社会不平等或不正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导致中国社会分化的因素也是多样的。在这些因素中,哪些重要因素,哪些问题成为影响当下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状况的突出问题。项目集中研究了权力腐败、国有企业行业垄断、利益表达失衡、国家自主性等问题,提出党和政府应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导向进行国家治理的改革,并分析了这些改革对实现社会正义的意义,从而将社会公平正义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