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上午,吉林大学第十四期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教授、经济学院副院长史本叶副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何志鹏教授、行政学院副院长许玉镇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邵彦敏教授作论坛发言,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作总结发言。论坛由社会科学处张晓萌副处长主持。我校40余名青年学者到场参加并热烈讨论。
王庆丰教授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不是“名称”,而是“概念”。名称是理性的抽象,而概念则具有向上的兼容性亦即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的容涵性。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建设就其本性来说就是要进行概念创造。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体系,而是一种概念体系。它应当包括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重内涵。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建设,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汲取理论经验:面对中国的实际问题,用民族性的语言风格,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自然而然也就能建构起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
史本叶副教授以“中国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为题,从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具体从学术话语体系的内涵、建设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如何建设中国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以及具体案例的启示等四个方面作了发言。他着重阐述了建设中国经济话语体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要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成果,坚持经济学理论的原始创新,立足中国经济发展客观实践,使用听得懂的语言和通行的方法,从而打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学术话语体系。
何志鹏教授主要讨论了“中国法治话语的形成”的问题。并依次从强化话语意识,完成从“行胜于言”到“言行并重”的转变;坚定话语信心,克服掉“夜郎自大”及“妄自菲薄”的倾向;奠定话语基础,掌握好“法治文明”与“全球治理”的共性;锤炼话语特色,寻求到“道德高点”和“法理高点”的尺度;完善话语表达,建立起“真实可信”并“别开生面”的方式;提升话语能力,培养出“基础扎实”且“高瞻远瞩”的队伍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建构中国法治话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
许玉镇教授从“政治参与”的角度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途径。她指出,文明具有多样性,中国政治文明的历史与现实呼唤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作为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如何建构话语体系,一是要深入中国实践,观察思考中国权力体系与公民权利运行模式及其相互之间关系;二是来源实践还要高于实践,话语体系本身即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一个核心概念(话语)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新的学术思想的产生。三是注意中国本土经验与国际经验的有效结合。
邵彦敏教授认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必须克服理论研究中的“空泛化”、“西方化”、“凝固化”、“静止化”甚至“僵化”。她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他的话语体系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自觉地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韩喜平教授分别从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几位青年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理论脉络梳理和精彩点评。他指出,现在到了该向世界贡献思想的时候了,在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之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们有充分的理论自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整合中国话语体系,用规范的学术话语传播中国思想、中国文化,让传统语言焕发活力、让中国话语在世界传播。
(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