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庆祝建校七十周年青年学者论坛 探讨学术争鸣、学科建设与中国学派发展

日期:2016-07-07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7月4日,吉林大学建校七十周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第5场(总25场)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学术争鸣、学科建设与中国学派发展”,吉林大学行政学院郭锐教授、法学院何志鹏教授、经济学院赵新宇教授、哲学社会学院贾玉娇教授、文学院宁欣副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于杨副教授主讲,我校20余名青年学者及广大学生到场参加并热烈讨论。

郭锐老师从学术、学人和学科三个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学派的创建与发展是一个迫切和难以回避的时代性命题,既有中国自我诉求的内在性动力推动,又有他者认知的外部性压力影响。中国学派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中国学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新时期中国学人既要有专业知识的储备、批判精神的扬弃,更要树立一种明确的公共意识,有中国情怀和世界抱负。学科建设要跳出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建设体系化、聚合化的一贯模式,真正实现跨学科的融会贯通、前沿领域的专业化。中国学派的创建与发展,要以培养高素质的学人队伍为基础,尤其是大力培养青年学者群体。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抓手,尤其是促进和实现学派性的争鸣与齐放。而情怀则在学脉,也就是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的传承问题。自信在学理,要推动和实现中国模式、全球问题的中国理解、中国表达、中国责任与中国贡献。

何志鹏老师认为,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和繁荣,需要关注一些重要因素:第一,实践界对学术界的研究不预设目标地促动;第二,学术界要对不同观点、不同立场包容和鼓励,确保百花齐放;第三,在理论生长的样态上,不急于求成,不一味追求顶层设计和宏大构思,而是甘于进行局部创新;第四,在学派形成上,既要强调理论自觉,又要注重客观规律,在各方面理论精彩的前提下,学派会自然地建立起来。

赵新宇老师从经济学视角与大家分享了对于“中国学派”的理解,他认为学术争鸣是类竞争关系,也是对学术研究创新性的基本保证。学科建设本身则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办学思路。他认为,学科发展既有自发形成的特点,也受到外部干预的影响。如果忽视了学科发展内在规律,仅凭自上而下式的布局建设,可能对学科发展造成某种破坏。而“中国学派”的形成重在他评,它是一种手段和一个过程、而不是学术研究终极目的。“中国学派”应该建立在对中国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基础上,应该面对中国现实问题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之道。

贾玉娇老师围绕“中国学派”问题谈了五点体会:一是重视政治选择性与重视学术自主性;二是偏重感悟性与偏重科学性;三是学术一体化与学科分立化;四是面对本土风险经验与面向全球风险经验;五是东方话语为中心与西方话语为中心。她认为,在发展格局与规则既定的前提下,要形成中国学派需要理论自信,其核心内涵包括以反思、批判为表现形式的自明,不受外部舆论牵制的自主和以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自强。

宁欣老师从世界文学研究的角度指出,世界文学体系中不同文化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扩张对民族国家带来的冲击,是我们当下发出中国声音、建构中国理论时必须面对和回应的历史背景。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在与世界对话中塑造当代中国的文化身份,并通过对话影响世界。同时,也要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内部的多元性,避免将中国文化变得简单化、同质化。

于杨老师从教育学视角出发,结合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就学科建设问题提出了三个观点。她认为,在大学这样的学术组织中,“学科”概念具有“双重属性”,学科建设就是学科的组织建设,目的是提高学术产出能力。学科建设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方面学科建设应“选优”与“择需”相结合、经费投入要从“要素”投入转向制度创新的投入,微观方面实现学科、专业、课程的一体化建设。(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