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由吉林大学文学院赵永春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吉林大学举行。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评议专家组组长由北京师范大学陈其泰教授担任,成员有吉林大学吴振武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邵汉明研究员、长春师范大学姜维公教授、东北师范大学苗威教授。重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吉林大学文学院的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共50余人参加了开题论证会。论证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霍志刚主持。
开幕式上吴振武副校长对莅临开题论证会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且对各位专家长期支持吉林大学历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国”认同研究对中国的稳定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研究“认同”问题上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好政策性和原则性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得出合理而科学的结论,取得令学界瞩目的成果。
开题论证会由评议专家组组长陈其泰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赵永春教授首先做了开题报告。赵永春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要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拟解决的理论难题、预期理论突破与创新、研究框架、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总体工作计划和安排。他提出该课题是要通过中国古代“中国”认同问题的探讨,解决少数民族的“中国性”以及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即中华民族的形成问题,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中国”认同问题,另一方面是华夏、汉族及其政权的“中国”认同问题。
评议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项目的论证思路和方案设计,并就课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邵汉明研究员提出要对项目的意义和价值有更深刻的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学术的也是政治的。专家与学者要利用研究成果与现实相结合。学苗威教授提出定义“中国”还必须考虑到“他者认知”的问题,即从域外的角度来定义“中国”,要运用韩国,日本等周边国家的现存史料来进行研究。姜维公教授认为在研究少数民族“中国”认同的现象的同时,还应该究其缘由,建议可以从人的本性上来思考,以求接近少数民族“中国”认同的真实情况,进而解决中华民族的民族问题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与发展。
专家组组长陈其泰教授就开题论证会做总结性发言,他指出开题报告内容丰富,不仅理论性、系统性强,而且有针对性,创新价值突出,课题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政治意义,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是我们民族走的根本道路。在理论上探讨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问题与中华民族形成问题,对中国史与民族史提出自己一套理论主张,对世界历史学也有重要。该课题对回应国内和国外一些错误的观点,错误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问题的讨论对巩固中国多民族团结有重要作用。赵永春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专家们中肯而富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课题组将吸取专家的意见,如期高质高效的完成课题研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