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结项

日期:2017-12-08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日前,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杨建华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通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成果鉴定,顺利结项。

“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于2012年12月启动。在项目研究期间,项目首席专家杨建华教授及项目组成员共发表介绍和评价译著的论文6篇,并最终完成结项成果《东北亚与欧亚草原考古学译丛》7本译著,具体如下:

《金印国家群的时代——东亚世界与弥生社会》是从东亚的视野下研究弥生时代。本书选取了九州北部地区,阐述了日本弥生时代稻作技术体系的建立,定居生活的发生,社会的阶层化,区域性中心的出现,日本列岛与汉王朝之间的交流和关系,以及日本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作者从东亚的宏观着眼,从日本文明化进程最好的九州北部地区的细微研究入手的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考古学研究也很有借鉴意义。

《汉江流域史》由崔梦龙等四位韩国学者分别撰写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与早期铁器时代以及百济时代四章,基本构建了朝鲜半岛先史时代的时空框架以及文化发展序列。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呈现南北不同的文化面貌,南部地区发现的圜底筒形罐以及北部部分地区陶器上装饰的之字纹为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物。整个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就是接受中国文化影响与不断本土化并产生文化变体的过程。

《欧洲旧石器时代社会》从社会考古这一全新的角度详细分析从直立人到尼安德特人(早期智人)再到克罗马农人(晚期智人或现代人)体现在考古材料上证据。作者对旧石器时代社会的研究,结合自下而上(从环境到人)与从上而下(从人到环境)两条途径提出,社会关系网络范围的变化是旧石器时代社会演化的主要表现方式。正是通过社会考古理论概念的构建,作者发展出了研究旧石器时代社会的方法论框架。

《小工具的大思考》是一本美国人类学会的考古论文集,不同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全球不同地区的石器细小化现象。本书的系统研究说明了石器的细小化并不仅仅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或东亚地区特有的现象,它反复出现于从非洲石器时代中期到全新世中晚期的大洋洲,其形制十分多样,从典型的细石叶技术、几何形细石器到普通的细小化石器。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来看,它的起源可能与特定高度流动的适应方式有关,也可能与特定的人群习惯有关(如北美地区)。从不同的视角专门对某种考古现象进行“大思考”,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俄罗斯、中亚和蒙古史第一卷——史前时代到蒙古帝国内欧亚大陆》向我们展现了草原考古宏观的时空框架,从生存方式、技术与社会政治结构等方面及其相互关系来阐述。全书将欧亚大陆分为离海遥远的内欧亚大陆与靠海的外欧亚大陆,不仅阐述内欧亚大陆的历史,还把两地的互动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动因进行分析,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研究农业与游牧的作用。作者认为内欧亚大陆的社会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中国北方这种南部与农业地区接壤的大前沿地带,这里有农牧社会的军事接触以及技术、思想、贸易和人群的接触。

《印度-伊朗人的起源》是研究安德罗诺沃文化共同体的专著。书中以考古学为基础,综合了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和人种学等大量的相关资料,给读者展示出了公元前2千纪草原地区青铜文化发展的动态画卷,它的发表不仅推动了草原青铜时代考古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于中国新疆和北方地区青铜时代考古以及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蒙古考古学》系统介绍蒙古国境内旧石器时代至蒙元时期考古发现历史及各时期各类考古遗存概括,是目前最全面的系统介绍蒙古考古遗存的专著,而且涵盖了本世纪初的蒙古考古新发现。这本书使国内考古界全面了解蒙古考古的概况,也了解到蒙古考古的水平,是今后两国考古合作的基础。

通过这些著作的翻译,为国内学者了解东北亚与欧亚国家与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国外学者研究方法提供了学术基础,为开展中外学者考古合作提供了便利。在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这套丛书为了解中国与这些丝路沿线国家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材料证据。这套译丛的出版将改变目前中国考古学译著的偏重英语国家研究、零散非计划性和缺少对邻国考古关注的现象,开启关注邻国考古、注重本土学者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系列译丛,打破了英文译著一统天下的局面。译丛的出版还将有助于把中国考古学首先放在东亚与欧亚视野下考察,提升我国边疆考古在东北亚与欧亚大陆考古研究中的影响力,有助于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