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文献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及地图编绘”开题报告会在吉林大学召开

日期:2018-12-20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12月1日,由吉林大学吴良宝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文献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及地图编绘”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开题报告会。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项目评议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朱凤瀚教授,成员武汉大学徐少华教授、清华大学赵平安教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林沄先生、吴振武教授、冯胜君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报告会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董汉良主持。

开幕式上,吴振武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出土先秦文献地理资料整理与研究及地图编绘”重大项目的立项表示祝贺,对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项目的开展提出了要求,寄予了厚望,表示吉林大学将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持,切实为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科研环境和条件,确保项目能够按期、高质量的完成。

开题报告会由朱凤瀚教授主持,项目首席专家吴良宝教授代表课题组汇报了项目的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重点、难点,介绍了课题的预期成果等。评议组各位专家在认真听取吴良宝教授的汇报之后,肯定了项目研究的思路与重要价值,并对项目的内容、实施难度、最终成果的形式、历史地图编绘等方面进行评议,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建议与意见。林沄先生认为,研究商代地理不应叫商代“政治地理”,因为商代政治结构的详情目前看法很不一致,因此第一个子课题应做成“商代甲骨文金文地理研究资料整理”。赵平安教授建议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重大地理问题需要上下贯通,要注意课题组之间如何沟通协调。徐少华教授建议要关注商代到秦代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等出土材料,史地材料,关注当今考古学田野调查、田野发掘遗址、城址、聚落成果。吴振武教授认为,主要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资料长编,二是地图编绘。对于只见于传世文献的地名也不能忽略,不能脱离传世文献,要注意二者在地图标绘上的区别和同一地名的不同写法;商周时期地图要将历代已知的考古学文化遗址尽量标绘到地图上;战国时代的地图要注意年代节点。冯胜君教授建议把控好后续项目研发进度,应考虑任务量的切割,让成员在可控的时间范围内做出成果,课题成员如何协调、整体研究进度等问题,合理分配、支配项目经费。会议最后,朱凤瀚教授对专家组的发言进行了总结,认为课题组应尽早确立资料长编的体例,同时考虑吸纳同行已有的研究工作,避免重复劳动;充分考虑商代、西周时期地理综合研究、历史地图编绘的可行程度;并建议商代与西周时期地理综合研究的最终成果由专著改为论文集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