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午,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工会联合举办的“龙鹏吉大”午间学术沙龙第5期(总第47期)“神话-原型:跨学科的探讨与反思”,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楼第一会议室举行。论坛由文学院李龙教授主持,法学院李拥军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刘鸣筝教授、文学院李明晖副教授、文学院宁欣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慧副教授、外国语学院潘宁老师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哲学社会学院邴正教授进行了总结。来自我校多个学院和单位的近百名老师与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吉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报道。
法学院李拥军教授作了《中西方法律传统中“神”的形象和地位》的发言。李拥军教授指出,在传统中国的农耕文明下孕育的是血缘文化,每个人都被视为祖宗血脉链条上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由于家庭和亲情的存在是中国人不需到彼岸世界的救赎就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实现。在西方的海洋文明和工商文化中,私有制的利剑很早地就彻底斩断血缘链条。失去了家庭庇护的西方人必须通过彼岸世界的救赎的外在性超越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中国古代文化总体上说是伦理文化,即不信神的文化,而西方文化是宗教文化,即信神的文化。这两种文化对各自的法律和法制构成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现在还在持续。
新闻与传播学院刘鸣筝教授就《电影传播中的“神话”元素与受众接受》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刘鸣筝教授运用回归分析对神话元素与电影票房、电影口碑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神话元素对电影票房未见显著影响、对电影口碑没有正面影响;运用主题模型对有神话元素电影的豆瓣影评100万余字进行内容分析,未见显著的神话主题。可见,现代社会的公众对电影中的神话元素没有表现出敏感性。
文学院李明晖副教授以《“神话-原型”理论:启示与反思》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神话-原型”理论的坎贝尔版本——“千面英雄”,在中国影响很大,这套理论有启发性,也有缺陷,对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缺乏解释力即是其缺陷的体现之一。我们可以从本土资源出发,构建更加符合文艺本质与实际的原型理论体系,如《史记》原型体系、《周易》原型体系。
文学院宁欣副教授的发言题目为《大地母神和当代生态想象》。他首先介绍了了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印度和希腊神话中的大地母神形象,又将这些神话与中国古代哲学相比较,指出两者共有的天地交感、阴阳化生的创世论和宇宙观。他进而将上述传统与犹太-基督一神教的创世神话对比,批评了后者父权制观念下的弊端。在报告的最后部分,他介绍了现代生态主义中的盖亚假说,并以此为例,探讨了神话思维的当代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孙慧副教授以《神话在人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功能》为题,对神话在人的社会和文化中的功能进行了介绍。她指出了神话作为原始意识真实的世界观,是人类系统化经验世界的最初结果,是人类一切文化形式的源头,其内蕴的具有情感统一性的非逻辑理性的逻各斯表征着人类超越自然的文化本性。神话与科学、语言、宗教等文化形式一起彰显着人类存在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性。
外国语学院潘宁老师作了题为《日本“造访异界型”神话的原型》的发言。她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围绕日本神话《古事记》当中的“伊邪那岐”造访“黄泉国”的故事,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文本进行分析,就神话中描写的异界食物所代表的“共食文化”、“黄泉国”与“黄泉”的概念差异、神话的传承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哲学社会学院邴正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邴正教授认为,神话是文化研究的源头,以神话作为本次论坛的选题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邴正教授指出,六位学者的报告运用了理论研究、文本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研究四种不同方法,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征,不同的研究方法各具优势,有利于推动理论的创新。邴正教授认为,神话与世界的来源问题紧密相关,一些考古发现证明了部分神话,他以“愚公移山”等神话为例,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剖析了神话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和思维范式的影响,可以通过神话研究发现人类不同民族之间的思维同构性。邴正教授继而指出了神话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神话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并鼓励学者们可以更多地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推动对神话问题的研究。
参会教师进行讨论交流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