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史海波教授学术成果《古埃及王室人物形象和王名破坏探析》发表

日期:2025-04-28 点击数: 来源:

近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史海波教授和博士生李智琳在《历史研究》2025年第1期发表题为《古埃及王室人物形象和王名破坏探析》的文章。文章以古代埃及王室成员雕像、浮雕和墓室壁画等原始材料为基础,从整体性、互动性与长时段角度,深入探讨了古埃及新王国至后王朝时期人为破坏王室人物形象和王名的现象。

文章在详细梳理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和后王朝时期的部分王室成员纪念物受损情况并厘清破坏规律的基础上,对破坏行为的巫术性质及其背后的宗教动机进行细致探研。文章深入剖析了破坏行为政治目的并指出埃及本土法老和外族统治者所发起的破坏活动通常具有降低或否认他人统治合法性的目的。同时,文章创新性地提出破坏行为中包含的宣传和展示目的近东帝国组织损毁和劫掠本土王室纪念物的行为通常是为向埃及社会宣告他们对埃及的控制权与支配权,以便继续对埃及实施控制和掠夺。文章详述了破坏活动埃及人的集体记忆、文化认同以及埃及文明所产生的影响扩展了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等理论的应用范围,为古代埃及的雕像、图像与铭文破坏的相关研究带来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化学界对古代埃及王室纪念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