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类别: 著作
出版单位: 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8年6月版
作者姓名: 纪玉山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获奖情况: 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三等奖
一、篇章结构
该成果在阐述了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有关网络经济的四个重大基本问题展开经济学分析:首先,从世界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发展的层面,以最新翔实资料进行实证分析,深刻揭示网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其次,概括新的经济学概念,阐明网络经济的内部性和外部性,系统分析网络经济的复合经济性、集约增长性和新制度催生性。再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剖西方网络经济思潮。最后,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我国网络经济的发展提出符合国情实际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建议。
二、基本观点
作者认为,网络经济出现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交易费用的差异和网络经济效应的存在;网络经济的兴起,可以改变经济运行结构,加快经济结构升级和软化的步伐;网络经济不仅可以节约交易费用,而且能够使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有机结合,创造出“互补效应”,使市场主体在决策上产生巨大的“学习效应”。
网络经济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和复合经济效应。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信息资源流动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长期垄断性。当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都与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息息相关时,网络的这种“外部经济性”就会更加明显。基于此,网络经济成为一种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网络经济的基本功能在于:强化经济增长要素;节约基本经济资源;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减弱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增强国家宏观间接调控的有效性;为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变通和弹性发展提供条件,催生了矩阵式和有机式的企业组织结构。
通过对西方网络经济思潮中的“后工业社会论”、“浪潮文明进化论”和“知识价值论”的剖析与借鉴,作者认为:经济的市场化是通向未来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主导趋向,加快市场化取向的经济改革,是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根本选择。网络经济和传统的工业经济及农业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耦合关系,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还很艰巨,不应放弃工业化而一味追求信息化,但要采取“追赶模式”,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用信息化带动和提升工业化,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加快信息经济的发展。
尽管目前我国在经济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要从系统综合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的发展,从国民智能素质提升的角度来支撑和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赶超发达国家的角度来抓紧和强化网络经济的发展。在战略原则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优先发展原则,信息化与工业化并进;政策引导原则,走多元化发展道路;重点发展原则,引进与开发并举;适度超前原则,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政策导向上,要加快信息管理体制的改革;积极推动信息市场的发育;加快国民经济重点领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大力培养各种信息人才;加强信息法制建设。总之,要立足于全球竞争,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切实抓紧和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努力实现我国网络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创新之处和意义
该成果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网络经济的专著,它所创建的投入产出“两门类模型”,从宏观上分析了网络经济的乘数效应,证明了信息网络化程度越高,信息服务部门对物质产品部门的“外部乘数”效应越明显的结论。在产业内部的组织方面,该成果针对与信息网络化同时出现的“业际化”倾向问题,区分了“范围经济性”和“联结经济性”两个概念。范围经济性是与社会经济的信息化程度成正比的。但是,当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并且信息化发展到信息网络化阶段时,多个市场主体通过信息网络相互联结,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竞争协同关系,可以创造出既不同于规模经济,又不同于范围经济的新的经济效应,即“联结经济性”。这种“联结经济”所产生的复合效应要比“范围经济性”更为可观。另外,该成果对网络经济边际收益递增法则的论述也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