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著作类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著作类成果 > 正文

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日期:2007-07-19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成果类别:著作

作者姓名:王胜今

出版单位: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年6月

作者单位:东北亚研究中心

获奖情况: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综合研究/交叉学科三等奖


一、篇章结构

《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由十二章构成:

第一章 新世纪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章 人口数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三章 人口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四章 人口年龄结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章 人口迁移、流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六章 人口城市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 民族文化和生育文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八章 家庭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九章 区域均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一章 人口、计划生育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十二章 中国人口政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基本观点

该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具体探讨了人口数量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素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迁移、城市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区域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以及计划生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作者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人口发展阶段做出了科学的划分,指出人口数量问题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人口问题,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同时我国人口素质具有不均衡的特征,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约作用将日益明显,全面提升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急迫。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的“黄金时代”,但是“黄金时代”之后,我国即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人口城市化和工业化均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需要合理选择适于中国现实的人口城市化发展模式。

作者还回顾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客观总结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贡献,但是生育率的下降超前于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了一些新的人口现象与社会问题,今后面临着适时调整生育政策的压力。

三、创新之处和意义

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蓝图后,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著作纷纷出台,内容也五花八门。《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独辟蹊径,没有就“小康”论“小康”,也没有局限在某一学科之内,作者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视角,结合翔实的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对我国的人口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二者间辩证的相互促动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回答,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该书从人口学的角度,分别论述了中国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迁移以及人口城市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民族文化、生育文化和家庭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区域均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从综合研究的角度,论述了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从实践的角度论述了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四、效益及社会反响

《中国人口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出版后,在人口学界、社会学界等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多个高校、研究机构作为人口学等学科的参考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教授在《人口研究》上撰文评论此书“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全方位回答了中国人口的诸方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该书2004年12月荣获第六次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