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沄,中国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1939年生于上海,1957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毕业,1965年吉林大学历史系甲骨文金文专业研究生毕业,1968年到辽宁省复县十七中任教,1973年回吉林大学任教至今。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考古系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考古学评审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曾任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林沄教授治学严谨,视野开阔,敏于求新,在史学学科各领域皆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近50年来共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论文130余篇,内容涉及古文字考释、文字学理论、甲骨断代、夏商周考古和先秦史研究、中国北方与东北地区青铜器研究、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考古等领域。在古文字学方面,他提出的以字体为核心的甲骨断代方法及古汉字早期阶段一形多读的用字方式就是传统六书说中的“转注”等观点均为创新性见解。在考古学方面,他率先提出中国东北及其以东、以北的邻境在新石器时代是一个以平底筒形罐为突出特征的文化区的观点,着眼于中国北方与整个欧亚大草原地带的文化联系,提出的中原文化以长城地带为中介和北亚草原从青铜时代就有文化互动现象的观点,已得到考古界的广泛认同。在先秦史研究方面,他对中国国家的形成过程和早期国家的形式以及家族组织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对破除史学领域长期以来形成的夏商周三代是圣王治下的泱泱大国的传统史学观念,正确认识三代的王权和三代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有重要学术意义。基于考古学和体质人类学研究成果所提出“戎狄非胡论”,对于消除自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以来所形成的北方戎狄即战国以降诸胡的重大历史误会,对于明晰游牧文化在中国北方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上述主要研究成果先后被译成英、日、俄、韩等文字,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商文化青铜器与北方地区青铜器关系之再研究》曾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林沄学术文集》曾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林沄教授在吉林大学历史与考古学科的建设事业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是在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创办与建设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的规划和倡导下,吉林大学考古学科及时将中国北方边疆及邻境地区的古代文化、人类与环境作为教学与科研重点,形成了自身突出的学科特色,为该学科先后获得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等大型教学与科研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他的带领下,吉林大学考古学科的建设工作发展顺利,已成为全国高校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中仅有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