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上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团队项目“生物考古视野下'一带一路'沿线古代人群的迁徙、文化融合与环境适应”、“东北边疆与中原地区古代人群交流融合的分子考古学考察”开题论证会以线上会议方式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同研讨古代人群交流融合与环境适应等科学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姚毓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主持。
姚毓春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共有26个项目获得立项,该计划旨在推动多学科发展,打造有创新性、有凝聚力的学术研究团队,培养学术骨干,产出有时代价值和理论影响的研究成果。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和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承担一系列重大课题,在中国北方边疆地区、先秦考古、分子考古学、东北亚相关各国考古等领域的研究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取得了一系列国内外瞩目的学术成果。首席专家王春雪教授、崔银秋教授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研究,前期成果丰富。姚毓春表示,通过今天的开题论证,有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团队一定能够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建立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学术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开题论证和学术研讨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主持。蔡大伟教授代首席专家王春雪教授介绍创新团队项目“生物考古视野下'一带一路'沿线古代人群的迁徙、文化融合与环境适应”课题基本信息、研究现状与选题价值、总体框架和预期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重点。蔡大伟指出,该项目属于考古学和生物学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本项目聚焦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古代人群以及古代动物群的起源与扩散,尤其是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以及贸易活动方面的研究,目标是构建古代人群和家养动物群交流的时空框架,追溯其起源、扩散的轨迹,同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丝路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新的线索。蔡大伟详细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框架并指出,深化丝绸之路的研究将增强人民历史文化认同感,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社会价值的创造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东北边疆与中原地区古代人群交流融合的分子考古学考察”项目由首席专家、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崔银秋教授作开题报告。崔银秋指出,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是东北边疆地区,该地区拥有特点鲜明的考古学文化,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到了新石器时期各种文化形式遍布整个东北地区。跟中原相比,东北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本项目旨在探究东北边疆地区考古学文化各种族群遗传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在考古学研究上,确立东北边疆地区考古文化的发展序列以及和中原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古DNA研究方面,进行不同人群的全基因组分析;最后针对东北古代人群的生业模式进行多学科调查研究。最重要的是将这三方面取得的数据进行整合,共同揭示一段更接近真实的东北边疆发展史。在前期研究中,团队积累了大量的东北以及中原地区的古DNA数据,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组将着重于开发新的研究方法,尝试了口腔微生物组、古蛋白质组、古病毒学等最新研究方法,有助于更科学,更客观的展示中华文化的多态性。
在自由讨论环节,来自北京大学的吴小红教授、山东大学的王伟教授、吉林大学的朱泓教授、周慧教授分别从课题设计、研究方向把握,数据整理流程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建议,有助于创新团队更好的把握整个项目脉络,高质量实现既定目标。
高星对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他相信有了专家们的关注和指导,这两个项目一定能够收获出色成果,同时也建议这两个项目要加强人才培养,薪火相传,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