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方法论探索与学科构建”高级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日期:2003-10-10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由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举办的“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方法论探索与学科构建”高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日在吉林大学友谊会馆多功能厅隆重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社会科学处刘桂云处长、英国科学院院士巴里•布赞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布兰德利•沃麦克教授、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主任李世安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陈志强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所长梁茂信教授等来自英国、美国、北京、长春、沈阳、大连、秦皇岛等地六十余位学者。 \r\n 开幕式上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词。他代表吉林大学对学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沃麦克教授和陈志强教授代表来宾发言,对吉林大学举办这次会议表示诚挚的谢意。 \r\n 上午,会议由刘德斌教授主持,布赞教授发表了题为《历史学在国际关系学研究中的作用》的主题演讲,与会者围绕布赞教授的演讲,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布赞教授就学者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秦亚青教授就布赞教授的演讲作了精彩的评论,对布赞的演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r\n 下午的会议分为主题发言和现场讨论两个部分,由梁茂信教授主持,秦亚青教授、陈志强教教授、刘清才教授和张乃和博士分别作了主题发言。在现场讨论时间,与会者就美国霸权、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学派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真诚的讨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最后,沃麦克教授评论了下午四位学者的主题发言,并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中国学派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r\n 应我校宣传部的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吉林分社、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吉林教育电视台、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等在长主要新闻机构对大会的召开进行了报道。\r\n\r\n搭建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平台——“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方法论探索与学科构建”高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r\n\r\n由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历史系联合举办的“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方法论探索与学科构建”高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9月17日—18日在吉林大学召开,六十余位国内外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r\n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围绕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互动关系、方法论探索和学科构建展开的。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系巴里·布赞教授在会上作了《历史学在国际关系学研究中的作用》的主题演讲,内容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西方国际关系研究的模式。西方国际关系研究模式主要是威斯特伐利亚模式,权力竞争居主导地位,聚焦于现代民族国家、领土主权和意识形态,现代民族国家是这一模式的主要研究单位。威斯特伐利亚模式所体现的哲学思想是现实主义思想。在这种研究模式中,强国占据主导地位,国家之间的信任度低,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共识,例如国际法、外交模式。500年来这种研究模式在西方是常用的,但它并不具有历史性,忽视了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威斯特伐利亚模式是建立在欧洲历史基础之上的,它不能把握住世界历史的整体,因而该模式既不能全面地解释整个世界历史,又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建立在威斯特伐利亚模式基础上的国际关系理论不仅不能理解各种前国际体系,而且由于缺乏历史视野而难以回答,甚至在许多情况下难以说明现代国际体系最重要的问题。布赞教授认为应该依据长时段的历史观来构建国际关系学研究框架。二、为什么在国际关系研究中没有非西方的模式。布赞教授认为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原因:第一,威斯特伐利亚模式被认为已经是非常完善了,可以超越时代地发挥作用。第二,西方的霸权地位决定了理论研究中唯有西方模式独尊的局面。第三,非西方模式可能存在,可能是用非英语的方式描述的,但却没有浮出水面。布赞教授指出应该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国际关系,应该允许非西方模式的存在。三、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跨学科研究,究竟能得到什么样的成果和启示。布赞教授认为,人类历史远远超出欧洲模式阶段,结合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的跨学科研究,可以跳出欧洲模式。从世界史的角度研究国际关系,得出的结论往往与依据西方模式研究的结果不同。例如在全球化问题上,从世界历史角度看,全球化并不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情,而是长久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并继续存在着。从研究的单位来看,国际关系中还存在诸如城邦、部落等不同的单位。关于无政府状态问题,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并不具有普遍性。西方模式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只有极发生了变化,才是重大的变化,例如从单极变为两极,就是重大的变化。但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极的变化并不算是重大变化。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决定国家,而不是战争决定国家,国际关系的研究,应该从以战争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体系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体系。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食物获取方式、交通通讯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才是巨大的变化。四、布赞教授介绍了英国学派的主要观点。英国学派认为国际社会的结构是独立于政治或权力的。体系不是由于政府的目的而形成的,而是自然进化而成的。他还特别强调英国学派并不是英国人特有的产物,而是西方国际关系研究中注重历史与社会因素的学派的代称。他们可以是英国人,也可以是澳大利亚或其他国家的人。\r\n中国外交学院副院长秦亚青教授应邀作为评论人,对布赞教授的演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评价布赞教授将历史学和国际关系学结合起来研究,是一次开拓性的尝试。他认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研究已经走过了时事评论式的阶段,正在从引进西方理论的阶段向创建中国自己的学派阶段转变。虽然中国目前还没有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但是在未来的时期,在非西方世界里,中国将最有希望拥有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r\n围绕国际关系理论、历史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作用、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两个学科之间方法论的交叉与融合,秦亚青教授、著名东亚问题专家、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布兰德利·沃麦克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陈志强教授分别作了《可持续的国际领导权——968-1885年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国际关系的问题性:英美国际关系理论比较及对我国国际关系研究的启发》和《国际关系视角中的世界史》的讲演。\r\n秦亚青教授认为有关美国和英国国际关系理论之间差异的比较性研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国际关系理论的问题性。美英两国学者构建了迥然不同的问题性,从而导致其相异的特定研究程序乃至总体范式。秦教授认为美国国际关系学的问题性在于霸权的维持,用约瑟夫·奈的话说就是“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权”。而英国国际关系学的问题性在于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演进。秦教授还谈到了国际关系学的中国学派问题,认为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性是当前发展中国学派的关键,而和平融入国际体系应该是一个可能的中国学派的最突出的问题性。此外,他还就如何使中国和平加入国际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沃麦克教授认为可持续的国际领导权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要挑战。如何建立可持续的领导权?美国权力的效力有多大,能持续多久?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能够持续下去吗?他在《可持续的国际领导权——968-1885年间中越关系的经验教训》的讲演中从历史视角出发,通过研究968-1885年间的中越关系,回顾了中国的可持续的单极领导权的经验,认为中越之间这种持续不变的非对称关系不是征服和控制的结果,而是一种角色模式的演变,在此种模式中,每一方都理智地确信其切身利益并没有受到危害,保持这样一种关系于双方都有利。沃麦克教授得出的结论是:也许最重要的经验是相对权力并不等于绝对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可持续的领导权的任务就是对国际问题的恰当处理。陈志强教授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产生于17世纪,而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史产生于15世纪末以后。它们是同一个时代发展的结果,标志着人类关系的强化。国际关系学与世界史有许多相通之处,用国际关系研究的方法观察世界历史的发展,或言之,在世界史研究中增加国际关系的视角可能有助于世界史研究的多样化。世界史与国际关系的不同之处在于:世界史纵向发展,国际关系是横向发展。陈教授还指出,国际关系的视角十分注意资源环境问题,这是世界史研究需要学习和借鉴的。\r\n围绕布赞教授的主题讲演,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李世安教授和吉林大学历史系的张乃和博士分别发表《历史编撰学与国际关系》和《质疑“前国际体系” 》的演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r\n李世安教授探讨了历史编撰学对国际关系、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所引起的变化。他认为作为历史研究定义标准的民族国家和民族认同的概念虽然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有效挑战,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不能消除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主权,经济全球化并不能使世界整合成一个整体。张乃和博士在发言中首先肯定巴里·布赞院士把体系理论应用于世界史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启发作用,但对布赞院士的“前国际体系”概念提出了质疑:在运用国际体系概念及相关理论工具建构史前史过程中,布赞先生运用的人类学和考古学材料是否具有典型性;布赞先生运用的材料没有说明非洲和亚欧大陆的史前状态,而这一点对理解前国际体系向国际体系的转变至关重要;对采猎群六边形模式的关注误导了我们过高地估计了采猎群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史前时期存在众多不同的体系性联系 ,但是,把这种体系与世界社会或前国际体系联系起来是否合适?张乃和博士认为由于体系性联系和不同层次的体系的存在,才形成了比较大的部落、部落联盟或酋邦,这些单位本身就是一种体系,但是他们并非国际体系的前身。与之相联系的直接的历史后果是国家的起源,而不是国际体系的起源。因此,只有说明国家的起源,才能够解决国际体系的起源问题。\r\n此外,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王晋新教授、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清才教授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罗利讲师分别作了题为《重新审视16、17世纪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中俄关系》和《中世纪欧洲司法程序研究和历史学方法论问题》的演讲。王晋新教授认为必须重新审视16、17世纪世界文明发展大势,他指出在这两个世纪里,文明出现了重大的发展和变革,这构成了18世纪之后世界文明和国际体系的基石。16、17世纪全世界都在发展,而不仅仅是西欧在发展,其他区域文明发展变革的动力,基本上是源于自身内部;构成现代世界文明框架和国际体系的基本动力是多重的,必须摒弃欧洲中心论,以多元、多维和多向的思考认识现在,在充分尊重过去,客观认识现在的基础上,建构人类的未来世界。刘清才教授就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中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见解。\r\n此次会议主要采取演讲和现场讨论两种形式,达到了既有主题内容又有深入讨论的效果。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刘德斌教授说,举办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日趋交叉渗透的情况下,为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的方法论探索和学科构建提供一次深入对话的机会, 为中国学者与世界一流学者的高水平对话搭建一个平台,并计划将这样的交流与对话进行下去。\r\n围绕这次会议,吉林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还邀请布赞教授、秦亚青教授和沃麦克教授分别为吉大师生作了题为《变化中的安全概念》、《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和《美国权力的现实与局限》的学术报告。\r\n吉林大学非常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探索和与世界一流学者的对话。此次会议召开前,吉林大学举行了隆重的聘任仪式,校长吴博达教授代表学校聘请布赞教授和沃麦克教授为吉林大学名誉教授;仪式之后,党委书记张文显教授会见了布赞和沃麦克两位教授,并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与两位学者进行了高水平对话;主管文科科研的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出席了会议的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还把秦亚青教授和沃麦克教授的学术报告列入“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使整个吉林大学的师生都从这次学术活动中获益。 \r\n参加会议的中外学者对这次会议的举办方式和讨论主题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两大学科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共同举办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这在我国学术界还是第一次,在国际学术界也不多见。无疑,这次会议为推进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心 欧春荣)\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