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我校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接受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实地考察评审

日期:2004-05-28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5月26日,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评审。校党委书记张文显、校长吴博达出席了评审论证会和意见反馈会,副校长王胜今全程参加了考察评审工作。\r\n考察评审工作为期1天,专家组首先召开了评审论证会,主管副校长王胜今代表学校向专家组做了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申请报告,中心主任孙正聿做了申请论证报告,两个重大项目申报人孙利天和贺来分别做了项目论证报告,各位报告人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答辩。专家组听取报告后考察了中心的设施、网络和图书资料等科研办公条件,召开了研究生院、社科处、人事处、师资办、财务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和学术骨干座谈会,并经充分评议后向学校反馈了考察评审意见。\r\n专家组认为,学校高度重视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其作为校级重点研究基地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重点建设,为申请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做了很多工作。吉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原来就有很好的传统、良好的积累和扎实的基础,特别是高清海教授在国内理论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吉林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有一支很稳定的队伍,一直在继续着关于哲学基础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国内很有影响。在科研方面,特别是近年来发表了好多论文和专著,从获奖的数量、转载的数量和社会影响来看,都在理论界很有影响,得到了理论界的公认。从教学角度来讲,特别是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和高清海老师他们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体系研究上,也很有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很突出,特别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这几年来不光在吉林大学有些青年教师崭露头角,还有其他一些青年学者在其他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发挥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吉大的研究精神的一种辐射和影响。专家组认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切入点,把它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和中国的现实结合起来,它的三个研究方向的设计,即哲学观、辩证法、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研究,特别是前两个方向做得是很不错的,应该充分加以肯定。\r\n专家组在肯定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建设和发展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专家组希望该中心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改善学术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提高交流的层次和能力,拓宽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视野,加强制度建设。\r\n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规定了重点研究基地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体制,2003年,教育部对第一批入选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达标评估,同时组织了第五批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工作。我校申报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通讯评审,教育部将根据本次专家组实地考察评审意见决定该中心是否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r\n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各研究室负责人、部分专兼职研究人员和哲学社会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社会科学处全体人员参加了考察评审活动。\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