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10月19日晚,中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中国世界华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杨匡汉研究员在我校东荣大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当代文学生态问题断想”的学术报告。\r\n 杨匡汉研究员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新诗研究和批评饮誉学界,九十年代以后,更多地关注世界范围的华文文学创作。他先后出版专著十二部,其中《艾青专论》、《诗美积淀和选择》、《缪斯的空间》等反响较大,并有学术论文集《诗学新裁》、《时空的共享》问世,主编《共和国文学五十年》、《惊鸿一瞥》,以及“开放文丛”、“新世纪文丛”、“开卷文丛”、“九十年代文学观察” 、《澳门人文丛书》等系列丛书。\r\n 杨匡汉研究员报告中针对“当代文学生态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他从对自然、社会、人文生态的分析入手,梳理了五十年代以来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与失误,如对“红色经典”的重新阐释,关于八十年代当代文学批评概念的规范化问题,在市场化、大众化、传媒化的文学生态背景下,当代文学从构成、形态、资源到层次的变化,文学史写作的观念与版图视野,等等,考察了造成“中国当代文学未能做到学术意义上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多重原因,提出处理当代文学生态失衡应该坚持的几项原则。报告中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多有精彩的分析,而杨匡汉先生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的诸多研究课题更是引起文学院师生的极大兴趣。\r\n 报告会由文学院主办,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学术研究系列)之一,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文学院李海帆)\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