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日期:2007-05-11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r\n\r\n\r\n\r\n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r\n


\r\n

\r\n\r\n\r\n

\r\n

\r\n\r\n\r\n5月9日晚6:00,著名当代文学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教授在我校第三教学楼十四阶梯教室作了一场题为“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挑战”的学术报告。

在报告中,张炯教授指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目前面临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当代文学生产规模庞大,发展迅速,而且依旧处在不断延伸的过程中,相比较而言,研究力量却严重不足,致使很多作家的作品无人问津。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当代作家队伍庞大,除了数量巨大的专业作家队伍外,还存在着大量体制外的自由撰稿人、业余作家,他们存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同时,中国当代出版的小说数量逐年递增,就长篇小说而言,建国初十七年总共出版长篇小说320部,而新时期以来,呈现大规模增长趋势,91年到95年的5年间就出版了2500部;而仅2007年一年,就出版了长篇小说1200部。另一方面,数量庞大的文学作品给研究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研究界难以跟上迅速发展的文学创作的脚步,对当代文学还缺乏深入的、有分量的作家评传和作家论。总之,当代文学还存在着大量处女地等待开垦。第二个挑战是观点多元、价值多元的情况使得研究界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分歧比较大。比如在建国初期十七年和新时期评价比较高的作品,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观念的变革,价值评判上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的评价标准也在变化。80年代中期,学界提出文学要回归本位,主张文学不与政治发生关系,文学要回归审美的要求。实际上仅仅提倡文学的审美还是不够的,文学与社会其它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政治,中国文学从古至今都与之有割不断的联系。在当前的价值评判体系上,有两套思想体系关系到文学和国家民族的未来:一套是西方的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体系,一套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体系。虽然中国学界有一段时间对西方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不加分析地一概否定,但是反过来,今天却要警惕提倡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在这两种主义泛滥的当下社会,我们仍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确立有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吸收西方世界有益的东西,为我们走向更高的社会主义阶段准备好自己的价值体系。

报告会由文学院主办,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学术研究系列)之一。文学院刘中树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文学院 李海帆)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