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举办“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论坛
7月25日,由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国家哲学社会基金重大项目“从稳定到有序: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课题组联合召开的“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是继2008、2009年之后举行的第三次有关这个问题的会议,来自国内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参加了会议。
云南大学钱宁教授、吉林省社科院付诚研究员、广东警官学院马建文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秦均平教授分阶段主持了会议。
本次论坛共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代表们对我国当前和一段时期以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观点和主张。
吉林大学宋宝安教授在会议的主题报告中,对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进行了理论阐释,根据社会燃烧、风险预期、利益冲突、心理平衡,价值累加、集体行动等理论,从经济、社会、体制等角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源、发展的趋势和应该采取的对策。
广东警官学院公共安全研究所所长马建文教授从职业角度进一步用鲜活的事例分析了群体性冲突产生的制度原因,并通过分析单位内部可能出现直接利益冲突的诸多原因,提出处置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的原则应是“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疏导化解,依法制止;慎用武力,惩办首恶”的24字方针。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施国庆教授就水库移民与社会稳定问题深入进行了探讨,提出移民问题的解决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建议国家应该从全局出发统筹解决。
吉林省社科院的付诚研究员则以“无直接利益冲突”为切入点,分析了这种社会冲突的结构性根源在于资源分配领域起主要作用的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无法充分衔接,未能有效容纳社会转型中分化出的各种阶层和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从根源上导致了各种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序的化解。付诚研究员认为,要从根本上消解“无直接利益冲突”隐患,就需要在改善社会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实现市场规则和扶持法则的有效衔接。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鹂老师围绕贫富分化的现象,依据万有引力、宇宙膨胀、自然界的熵定律等原理指出,适度的贫富分化不仅是必然的、而且也是有益的,问题仅在于分化程度。按照自然界的规律,社会也会逐步走向整体和谐稳定,这是人类社会的先天基因,这为我们研究社会稳定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杜萍教授和沈殿中研究员对第一单元作出了精彩点评
论坛的第二单元,着重探讨社会管理的相关议题。与会代表们从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加大公共品社会管理力度、引导公众舆论、加强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促进公共安全等角度,对社会管理对社会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云南大学的钱宁教授以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风险为视角,结合当前金融危机对非营利组织的影响,针对中国社会服务机构发展的局限,探讨了它们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管理难题。
吴兴民副教授针对大型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指出,民众公共安全意识的唤醒与培养对于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传媒因其本身的社会功能在这方面理应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认为在大型活动前、中,特别是在有突发性事件产生时,传媒对社会舆情的引导都应当发挥积极的功能。
徐晓海副教授在发言中论证了我国社会矛盾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和群体性等凸显特征,认为凸显的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造成社会矛盾凸显的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因失效而不能及时恰当地化解社会矛盾,根本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分配不公、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畅。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创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戴建中研究员对论坛第二单元作了精彩点评。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所涉及的内容专题性理论性强、提出的观点新颖、对策建议的现实可操作性突出,进一步体现了热点与前沿相结合、创新与实用相结合、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等理论研究的特点,对进一步推动社会安全建设研究,解决涉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的现实问题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
(哲学社会学院蒲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