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与中国话语”
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学术论坛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 2010年10月28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跨学科第八场学术论坛暨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在东荣大厦多功能厅举行。此次论坛由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处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与中国话语”,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进行跨学科问题研究提供新的学术交流平台。 此次论坛由社会科学处孙长智处长主持,校长展涛教授、副校长吴振武教授、我校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出席了论坛。在论坛开幕式上,展涛校长在致辞中对我校举办跨学科青年学者论坛表示积极支持,热情激励我校青年学者对重大的时代问题进行深度理论探索,发挥我校综合学科优势,在跨学科问题的研讨中促进青年学术人才的成长。孙正聿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青年学者要以理论的方式关注重大时代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对中国问题、中国经验与中国模式进行深入思考,推进中国思想的创新和中国学术话语的自主发展。 此次跨学科论坛分为四个时段:第一时段围绕“时代问题的中国理论自觉”,哲学社会学院漆思教授、法学院何志鹏教授、行政学院王郅强副教授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以“中国模式与中国学派”、“国际法的中国话语”、“从零和博弈到正合博弈: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理念变革”为题,从各自学科视野出发对时代问题进行深度理论反思,体现我校青年学者对中国理论创新的思想期待与话语权自觉,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韩喜平教授进行了精彩的学术点评,并以自己参与学校青年学术论坛促进学术成长的现身说法热情鼓励青年学者大力开展学术交流。 第二时段围绕“现实问题的中国理论探索”,商学院丁志国教授、经济学院李政教授、管理学院费宇鹏教授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以“Beta系数跨期时变吗?”、“国资迷局:求解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时代旋律与中国创业问题研究”为题,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自觉探索,体现我校青年学者对重大时代问题的理论关注与创新思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守东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提出了青年学者经后深入探讨的方向。 第三时段围绕“时代问题的哲学基础理论反思”,农学部白刚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宏政教授、哲学社会学院王庆丰副教授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以“资本逻辑与中国道路”、“先验唯心论原则下的资本逻辑批判”、“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为题,三位青年学者对时代问题从资本逻辑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出发进行哲学反思,体现我校青年学者从哲学基础理论层面对时代问题的深度反思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高文新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对如何认识中国模式与时代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发。 第四时段围绕“中国话语、中国经验与中国文化探讨”,文学院马大勇教授、哲学社会学院伍麟教授、文学院由兴波副教授三位青年学者分别以“谁是中国话语:现代新诗与旧体诗词、“风险认知心理学研究与中国经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国际推广”为题,三位青年学者对中国话语、中国经验与中国文化软实力进行深入探讨,体现我校青年学者的民族文化自觉与理论创新意识。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进行了深入和启发性的点评,并对如何把握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四位评论专家的精彩点评,使青年学者对时代问题的理论自觉和中国话语的思考深受启发。 此次跨学科论坛从上午八点到下午五点举行了一整天,吸引了来自我校各个校区的近300名青年学者与本科生、研究生积极参与研讨。学校领导与学术前辈热情激励,青年学者发言异彩纷呈,专家点评博大精深,学生提问探讨热烈。通过此次论坛,各位青年学者汇报了各自的研究心得,提出了对各学科有启发性的重大议题,并对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进行自觉反思。此次论坛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的一次跨学科学术盛会,是一场思想观念的学术盛宴。在社会科学处的大力倡导和积极组织下,此次论坛进一步展现了我校跨学科青年学者论坛这一学术交流品牌,为促进我校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升青年学者的学术研究能力,并为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与吉大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理论、创建中国学术的自主话语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哲学社会学院 漆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