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一期聚焦“东北问题”

日期:2015-05-19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5月15日中午,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第十一期在我校中心校区匡亚明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我们的东北:多学科视域下的东北问题”,新华社吉林分社副总编禇晓亮、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王达副教授、东北亚研究院杨东亮副教授

作了主题发言。社会科学处霍志刚处长参加了论坛,我校30余名青年学者到场参加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王达副教授首先追溯了东北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别是东北在共和国经济发展史中独特而辉煌的过去,分析了“东北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与经济增长乏力并存的问题。

杨东亮副教授分析了东北经济出现的问题。总结了东北经济的若干特点,并结合自身研究谈了自己对于东北经济未来的几点思考。

禇晓亮副总编结合多年来的采访实践经验,针对“东北问题”和“东北现象”阐述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他首先指出,国家战略实施的显示效果具有长期性,对于东北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有信心,还要多一点耐心。其次,他认为,国家的政策是一种外力推动,外力推动只有转换成内生动力,才能推动东北经济发展。他最后指出,东北经济问题受到综合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环境是其重要因素,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中,高等教育研究所的任增元老师从教育学角度阐述了如何加速发展东北经济;文学院李龙老师从全球化时代金融秩序角度指出,东北的问题不能仅仅从东北自身出发,而要从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来理解;哲学社会学院张霁雪老师从社会学视角谈了自己对于“东北问题”的看法;高等教育研究所于扬老师从教育质量、教育政策和教育公平的角度谈了自己的观点;文学院宁欣老师提出了文学如何能在东北社会转型阶段注入一种新鲜感和活力,使人们幸福感得以持续;经济学院李政老师指出,中央高度重视“东北问题”,东北应该抓住新机遇,积极反思、突破框架;文学院梁玉水老师认为,东北的经济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东北文化人格”问题;行政学院郭锐老师认为“东北问题”是社会转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东北的问题是定位不准,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东北亚研究》编辑部许佳老师从产业多元化角度切入,谈了东北产业多样化的合理布局问题;艺术学院刘哲老师从艺术学角度阐述了东北音乐文化的特点。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强烈关注。本次论坛主题围绕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与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展开。青年学者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共同解析东北经济现象、关注社会与文化问题、总结分析中国东北经济特点,并讨论提出了新时期东北经济的发展出路。通过这样的科研交流和学术争鸣平台,青年学者们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发出了吉大青年学者自己的声音,积极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