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吉林大学举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座谈会

日期:2016-08-24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8月22日下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发展规划座谈会在学校东荣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校党委书记杨振斌出席会议并讲话,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王胜今,东北亚研究中心、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副主任和相关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社会科学处处长霍志刚主持。

杨振斌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对张东刚司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吉林大学一向高度重视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并将基地建设作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在“十三五”这一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吉林大学将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做出吉林大学应有的贡献。

张东刚司长在发言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对于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也存在着问题意识不强、发展特色不明显、咨政水平较弱、队伍结构亟待优化提升等现实问题。在“十三五”期间,基地需要立足于服务“双一流”建设,积极承担起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责任。张东刚司长指出,各基地应当突出问题意识,把握时代精神,协同合作、解放思想,切实改进经费、人事和学术评价体系。通过综合改革发挥吉林大学学科优势,盘活学术存量,把基地建设成创新型的学术组织,实现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吉林大学的贡献。

座谈会上,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杨维国就近年来学校六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的基本情况、优势与不足、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就“十三五”期间建设的总体目标、项目设计、经费规划等情况进行汇报。张东刚司长分别从基地的体制机制改革、项目论证设计、科研队伍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和服务国家建设等方面对各基地的汇报进行了点评。相关学院负责人从促进学院和基地协调发展等方面作了发言。

在总结讲话中,杨振斌书记强调,基地和学院是辩证统一有机的整体,在未来建设中,基地建设应着眼于未来,树立团结奋斗的团队精神,在人才储备和培养上多下功夫,努力把队伍建好,把风气带好,推动基地在“十三五”期间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