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布了2017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本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申报中,我校共申报4项,其中行政学院王立峰教授申请的“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研究”,数量经济研究中心陈守东教授申报的“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顺利通过评审获得立项。
王立峰教授的“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研究”课题研究按照“理论阐释——重点突破——实践路径”的总体框架,从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两个角度展开。制度治党是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键支撑,课题组将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这一系统工程分解为制度构建和实践路径两个子系统工程,并将两者互联互通于制度治党的合力之中。通过构建测量制度治党实效的指标体系,揭示目前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工作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探寻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有效的实践路径。课题将从“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理论阐释、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载体、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机制研究、制度治党的实效研究:全面从严治党的量化指标、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实践路径研究等维度开展研究。将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从政党理论、国家理论和法治理论等多维理论视角出发,科学建构“依法治国和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理论分析框架,力求改变目前学术界“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政策解读层面这一局限,提高“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研究的学理化水平。从对“统筹推进”的理论内涵的阐释出发,围绕“制度治党”这一重点,着力解决统筹推进过程中,党内法规制度这一短板,探索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机制,并尝试建构制度治党实效测量指标体系。
陈守东教授的“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测度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课题重点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宏观与微观视角实现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认识、测度、监测与应对: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宏观表象与微观基础的研究,认识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性风险因素研究,从高维数据模型构建出发,全方位测量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构建我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评价模型;从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溢出路径与扩散效应出发,进行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监控与集成预警研究,全方位识别与检验我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在理论与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具体的市场基础、政策机制、防范体系。将深入研究资本市场运行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系统梳理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从金融市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为防范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提供了更加深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构建资本市场与经济周期发展的研究框架,透过效应与传导机制的研究框架,完善结合资本市场的经济周期研究框架,给出更加全面的理论分析与计量模型,科学判断我国资本市场的运行状态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强化对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深刻认识,从关键性风险因素的角度出发,结合其微观基础和宏观表象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使实证研究与理论模型相结合,在深入认识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问题上,整体提升理论研究与计量分析的水平;从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出发,从长期、中期和短期的不同视角出发,考察完整的经济周期过程中,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和集聚过程,研究包括早期风险防范在内的全周期趋势下的关键性风险因素的防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