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何以成人:“龙鹏吉大”午间沙龙第2期与牛津大学聚焦中西高等教育比较

日期:2019-04-01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2019年3月28日中午,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国际处、工会主办的“龙鹏吉大”午间学术沙龙第2期在我校中心校区鼎新图书馆八楼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主题为“何以成人:跨越中西的大学之道”,社会科学处张晓萌副处长主持开幕式,社会科学处董汉良处长致开幕辞。在论坛发言环节,牛津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中心主任、摄政学院Shidong Wang 教授、牛津大学圣贝内特学院经济学科教研室主任、学位办主任George Bitsakakis教授、牛津全球发展与展望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摄政学院Lynn Robson教授和我校法学院何志鹏教授、经济学院丁一兵教授、行政学院于君博教授、哲学社会学院曲红梅教授、文学院宁欣副教授进行了主题发言。在自由讨论环节,牛津大学摄政学院牛津展望计划一年访问生项目Christabel Chittick主管和我校经济学院王倩教授、法学院刘红臻教授进行了发言讨论。经济学院王达教授主持了论坛发言与自由谈论环节。来自我校多个学院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在场的中英双方教师和同学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在开幕式环节,董汉良处长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幕辞。董汉良处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牛津大学教师一行赴吉大交流致以欢迎与敬意,他回顾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与牛津大学两年多来交流的经历,再次对牛津大学对两校活动的支持表示谢意。最后,董汉良处长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表达了祝福,希望两校学者能够在本次论坛充分交流观点,追寻真理,砥砺新知,推动吉林大学与牛津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再上新阶。

论坛发言环节,由我校经济学院王达教授主持。法学院何志鹏教授首先进行了主题发言。何志鹏教授指出,自1919年开始,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西方的交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之内,中国都是以西方为师,向西方学习,就国际法学科而言,1864年中国翻译了西方的国际法著作,并以此来认识当时的国际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则。此后,西方的国际法著作、教材在中国有着持续的影响。何志鹏教授认为,而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实践越来越丰富多样,所获得的关注也越来越大。此时,无论是广泛了解西方的国际法经验,还是分享中国的国际法经验,对于形成一个文化多样的世界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这种分享和研讨,最终也有利于向学生的传导,使学生形成一个综合、全面的文化观念,并进而成长为文化宽容、免于偏执的社会专业人才。

牛津大学摄政学院Shidong Wang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回顾了吉林大学与牛津大学之间的合作历史。Shidong Wang教授指出,双方学者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为今后的合作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吉林大学学者谦逊、开放的态度促使合作不断深化,双方都能够欣赏彼此之间的差异,并寻求认同,吉林大学与牛津大学之间的合作框架已经实现了由点到线进而发展到面的实质性飞跃。随后,Shidong Wang教授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三点阐述:第一,人应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从众,真正的考虑自己做事情的目的,例如:“条条大路通罗马”,应该思考为什么要去“罗马”,为什么不自己建立一个“罗马”?第二,目的性不要太强,青年人不要把自己限定在所谓的目标中。第三,要有国际化视野,欣赏文化的差异,体验差异,有裂缝才有光。

哲学社会学院曲红梅教授就“如何做一个好人:中西哲学教育的对话”题目进行了发言。曲老师以去年参加吉大-牛津论坛时与牛津大学Richard Sorabji教授关于道德哲学的讨论为引子,表达了中西方美德理论的相似之处:一是对实践智慧的追求;二是对美德典范的效仿。曲老师结合牛津大学哲学系的跨学科教育和吉林大学哲学系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背景的学术能力提升计划,讨论了追求实践智慧的哲学教育路径。她进一步以牛津大学哲学系的导师制和吉林大学哲学系追求“为学做人,其道一也”的理念,讨论了教师为学生树立典范的重要性。最后,曲老师认为以上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会让我们实现哲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教会学生做一个好人。

行政学院于君博教授认为,历史和传统在牛津大学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它们与现代科技和治理制度和谐相处的状态,对于来自中国大学的学生和教师来说最为令人着迷和羡慕。中国大学需要对保护、培育自身独特的历史和传统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种可以让师生沉浸其中的日常化历史和传统教育,往往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有助于智慧、知识的交流与传承,更有助于个体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身定位,并开启独立的探索与创新。

牛津大学圣贝内特学院 George Bitsakakis教授主要围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教育既是个体活动也是社会活动,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市场的繁荣。教育能使人更具创造力、培养各种技能以达到高质量生活水平。他认为教育要面向未来,我们是社会人,是社会分工中的工具,要与他人建立联系,从中不断塑造自己,吐故纳新,用丰富的知识创造美好的未来。

经济学院丁一兵教授从“何以成人”这一主题引申到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并深入分析了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和跨学科研究的重要性。丁教授从中世纪拉丁世界学术圈和大学网络内跨国的思想碰撞谈起,将科学研究分工的发展历程与全球化生产分工的发展历程进行类比,举例了国际贸易领域相关的跨国和跨学科的研究合作,提出了当前跨国和跨学科合作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在最后就如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跨学科研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文学院宁欣副教授在发言中讨论了人文学在当代高等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认为需要从拓展国际化视野和发展跨学科合作两方面推进教学和研究模式的改革。他以世界文学、全球经济体系和物质文化的流动交融为例进一步具体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并特别提到与牛津大学及本校经济、法律、社会学、公共管理学者同仁交流中得到的启示和收获。

牛津大学摄政学院 Lynn Robson教授提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认识到学科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并对牛津大学的“导师制”进行详细介绍。在“导师制”下,导师通过与学生开展对话,不断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以及触类旁通的能力,不断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急于求成,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要给予学生能带领他们不断前行的工具,这不仅仅有益于学生、有益于个人、更有益于社会乃至全世界的进步。

自由讨论环节,在我校经济学院王达教授主持下,现场老师气氛活跃,观点迸发,新知碰撞。首先,王倩教授从经济学教育的角度强调了中西方大学教育的融合。当前主流的经济学理论框架由西方主导。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中的很多现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因此,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开放思维的有效路径就是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的范式与语言思考中国经济问题,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法学院刘红臻老师指出,本次论坛的主题可谓是道出了大学教育功能和目标的真谛,即使学生成为更好的“人”。就法学教育而言,其宗旨主要在于培养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法律职业者。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既有坚定的中国立场又兼具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能够在理解中国和坚持中国根本政治、经济、社会体制的基础上,对中国和西方的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进行反思性的观照、创造性的转化和批判性的吸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宽容、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为其提供放眼看世界和更好理解中国的条件与机会。

随后,主持人王达教授就赴牛津访学能够得到什么样的收获?如何有效的利用海外访学的时间等问题向英方教师征求了建议。牛津大学摄政学院 Lynn Robson教授就王达教授的提问认为,首先,访学学者要保持持续发问的心态。其次,访学学者要去了解牛津在环境上和中国的不同之处,然后要去思考反思这些不同之处,然后享受自己本身的不同之处。牛津大学圣贝内特学院 George Bitsakakis教授强调了去勇敢地经历和享受访学经历的重要性。他认为,效率不是目标,而自然的经历才是目的。牛津大学摄政学院 Shidong Wang教授指出,访学学者不要选择更容易的路径,而是应该勇敢地去做困难的事情以赢得收获。牛津大学摄政学院牛津展望计划一年访问生项目Christabel Chittick主管对吉大的年轻教师的访学表示了欢迎。

参加会议的其他教师与学生还就中国与西方的教学方式、中国青年学生学科选择的困惑和如何做好英语教育等问题与牛津大学教授进行了交流。George Bitsakakis教授指出,学生更愿意选择实用性强的的学科的现象不仅限于中国,在西方也是非常普遍的。Lynn Robson教授认为,应该让学生通过文学来学习英语,比如莎士比亚,学习好英语的关键点在于,学生不止要会读,还要理解。

在自由讨论环节的结尾部分,在主持人王达教授的倡导下,与会嘉宾按照中国脱口秀《实话实说》的习惯,在活动尾声每人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总结对本次活动的看法和评价。王达教授首先指出,教育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电视剧,其中的主演曾经提出过一个关于教育的十分有趣的观点。他说人可以被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天才,他们是不适合被教育的,天才们会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而教育只会误导他们;第二类人可以用语言来教育,你可以告诉他们做什么,告诉他们对与错;第三类人只能用棍棒来教育,不听话的时候只管打他们就好。“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教育观念。我个人对教育的认识,如果选一个词的话那就是自然。我认为以自然的方式进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很有难度。对自然的含义做出界定,怎样才可以被视为是自然的人,是重要的问题。”George Bitsakakis教授认为,“知识应该是整体的,而不是专门的。教育不仅仅是专门知识的教育,而应是全面的,应当致力于培养人的深度。”于君博教授希望用一个邀请来总结,他表示将邀请牛津大学的嘉宾来到吉林大学的课堂,感受中国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宁欣副教授总结道:“好奇心,让我们的学生保持对学科的好奇。”Lynn Robson教授,用“精彩的谈话”总结了她对本次论坛的看法。Shidong Wang教授以“想的更远,即刻行动”作为他对这次论坛的总结。丁一兵教授以中国的思想家王阳明的话来总结,他认为,东西方人的想法和理念是共通的,即“东海西海,心同理同”。王倩教授以一个词:国家,进行了总结。她认为,“在经济学领域,要变得特别的最好的方法是用西方话语讲述中国故事”刘红臻教授以“更多的对话,带来更多的进步”表达了她对本次论坛的看法。Christabel Chittick主管指出:“尽管面对很多挑战,但是这里有很优秀的老师。”藉此表达了她对两校交流项目光明前景的期待。

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