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结果公布,我校共有19项成果获奖,其中二等奖14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3项。
蔡立东教授的《农地三权分置的法实现》、蔡莉教授的《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回顾与展望》、陈秉公教授的《“结构与选择”机制下的人的生命本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新探索》、程妮娜教授的《古代东北民族朝贡制度史》、房绍坤教授的《民事法律的正当溯及既往问题》、何志鹏教授的《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孙正聿教授的《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田毅鹏教授的《“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徐正考教授的《汉代文字编》、杨建华教授的《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丝绸之路与匈奴联盟的孕育过程》、姚建宗教授的《中国语境中的法律实践概念》、张贤明教授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周光辉教授的《领土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构建一种更完备的国家认同理论》和巴殿君教授的研究报告等14项成果荣获二等奖。丁志国教授的《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机制:由实证检验到理论猜想》、宋冬林教授的《资源枯竭型地区经济转型政策研究》等2项成果荣获三等奖,李春桃教授的《古文异体关系整理与研究》、任增元教授的《现代大学的适应、变革与超越——基于欧美大学史的检视》、王庆丰教授的《〈资本论〉的再现》等3项成果荣获青年成果奖。获奖成果涵盖法学、经济学、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思想政治教育、国际问题研究等12个学科领域,是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集中体现。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奖励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突出成绩,展示高校社科界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成果,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举措。该奖每三年评选一次。教育部于2019年1月开展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本届评选的是2014年至2017年期间的成果。经组织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奖励委员会审议通过和教育部批准,共有1539项成果获奖。
(社会科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