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哲学社会科学午间学术沙龙英文论坛Thinking At 42°N 聚焦全球视野下的通识教育

日期:2020-09-27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9月22日中午,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工会联合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午间学术沙龙英文论坛ThinkingAt 42°N第4期 “General Educa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全球视野下的通识教育)”,在我校中心校区鼎新楼A区555会议室举办。论坛由吉林大学法学院杨帆副教授主持,哲学社会学院曲红梅教授、动物科学学院陈璐副教授、哲学社会学院Nicholas Rimell助理教授以及行政学院李慧杰讲师作为与谈人参与了讨论。数十名来自我校各个学院的老师和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就全球视野下的通识教育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法学院杨帆副教授首先向参加论坛的老师和同学简单阐述了通识教育的含义,并为大家介绍了代表发言的各位老师。

哲学社会学院曲红梅教授以“Gener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为题,探讨了中外通识教育之间的差异。曲红梅教授以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为例,指出通识教育课程有助于在社会群体内建立一种社会文化,使文化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合二为一。曲红梅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世界范围内和国家范围内的文化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更合理的选择是建立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可以尊重其他文化,可以改进自身,可以与其他文化对话。因此,我们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并与它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从而使我们的通识教育最终达成“学以成人”的目标。

动物科学学院陈璐副教授以“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 Progress and Challenges”为题,讨论了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与所面对的挑战。陈璐副教授谈到,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首先是1952年至1978年,高校教育主要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强调专业教育;其次是1978年至2010年,高校开始强调文化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多元培养;最后是2010年至今,各地高校开始注重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与此同时,中国高校通识教育也面临重重挑战。陈璐副教授认为,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以此来补充和帮助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加充分有效的作用。

哲学社会学院Nicholas Rimel老师则以“GeneralEducation in the US: From a Teacher’s and Student’s Perspective”为题,与大家分享了美国的通识教育。NicholasRimell老师以个人经验为例,分别阐述了他作为本科生与本科生教师时,面对通识教育课程的不同感受。他认为,作为一名本科生,通识教育课程使他学到了更多不同的有价值的东西,并且激发了他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使他受益匪浅。但当他作为一名本科生教师时,需要承担繁多的通识教育课程也是他所需应对的巨大挑战。

行政学院李慧杰老师也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以“General education embedded in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my experience in Germany”为题,向大家分享了德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李慧杰老师谈到,德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向所有学生开放。她还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德国高校的通识教育体系,并且认为高校通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扩张与强化都是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后,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师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介绍了韩国、俄罗斯、英国等国家的通识教育课程,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本次讨论使参加活动的老师与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世界各国的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为跨学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与平台,为构建我校通识教育体系提供了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