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著作类成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研成果 > 著作类成果 > 正文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

日期:2007-07-19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成果类别:著作

作者姓名:宋冬林

出版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年9月

作者单位:经济学院

获奖情况: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经济学三等奖

本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配套改革与难点对策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一、篇章结构与基本观点

本书共分九章,在综合分析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社会保障、中小企业发展之间关系及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和传统产业改造的经验,系统地提出了解决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问题的方案。基本观点如下:

1.老工业基地的改革必须从结构调整入手,为企业实施制度创新和技术改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进行结构调整和适度缩短国有经济战线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和有限的资源对有发展前景、有竞争优势和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有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源重组。

2.制约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于现行企业制度存在缺欠,制度创新严重不足。只有进行制度创新,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转换机制,成为名符其实的市场竞争主体、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技术改造提供有利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保证。

3.技术改造是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物质基础,只有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的后劲,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成果才能得到巩固。

4.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有效重组是关系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无论结构调整还是制度创新和技术改造,都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落脚于人力资源效率的提高。

二、创新之处和意义

本书注重结合实际并以系统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要想抓住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历史新机遇,需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理顺方方面面的关系,而当前,必须从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源重组四个方面同时入手,对老工业基地进行综合治理。同时,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提炼出很多创新的见解,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创新思维的解决方法,使资料更加翔实,现实针对性更强。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尚全在为本书所做序中提到:“《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一书付梓面世,它全面而深入地阐释了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弥补了既有文献的许多不足,可谓旱地甘霖、画龙点睛。”

三、效益及社会反响

本书出版以后,《税务与经济》、《财经问题研究》、《理论前沿》等期刊为本书做了书评,评价本书在研究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领域所做的贡献。2003年3月20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思想库”》一文中,对本书的研究成果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国家经贸委技术进步与装备司、吉林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吉林省省直国有资本营运决策会议秘书处、长春机电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在借鉴项目研究成果并产生实际效益后,分别作出了相关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