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中国政治学会理事、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研究员在我校数学楼二楼多功能厅作了一场题为“中国转型期的腐败研究”的学术报告。\r\n 在报告中,何增科研究员围绕着我国在转型期的腐败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何增科研究员介绍了我国转型期政治腐败的基本状况。他指出了我国转型期政治腐败概念的特殊内涵,划分了腐败的八种类型,阐述了对腐败程度的主观和客观两种测量方法。然后,何增科研究员对转型期政治腐败的成因进行了制度分析。何增科研究员指出,可以使用新制度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解释中国转型期的政治腐败问题,从这种观点来看,制度性缺陷是导致腐败的根本原因。这些制度主要包括:激励机制、机会结构以及约束机制。最后,何增科研究员对转型期如何反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在追溯和评价了历史上党和政府对腐败问题治理的传统措施基础上,要治理政治腐败问题,关键是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在体制改革方面要完善激励机制、机会结构调控和监督机制;在制度创新方面,则是要建设一个在可持续发展、法治和生活质量目标指导下的,调动国家各部门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国家廉政体系。\r\n 此次报告会由吉林大学行政学院与吉林大学政治学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学术研究系列)之一。行政学院副院长张锐昕教授主持了此次报告会。(行政学院 龚培渝)\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