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杨义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日期:2008-10-27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杨义教授来我校作报告

\r\n9月3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文学评论》主编、博士生导师杨义教授在我校东荣大厦文学院会议室作了一场题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报告。

\r\n在报告中,杨义教授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亲历者和观察者,结合自身的研究感受,回顾了改革开放对中国学术研究领域的巨大影响。他强调指出,“改革开放作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放在我们民族的身上,它是惊天动地的,它发挥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在许多重要的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文学研究也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获得了多重发展空间。具体而言,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日益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多重方法与空间,其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技巧层面,更在于它更新了中国人的观念,使学术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可能。杨义教授还从考古学的新发现对当代学术观念的影响以及修订《全唐文》引发的思考等问题的分析中,阐述了自己对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研究领域变化的感受。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倡导的思想解放为我们提供了广大的精神空间。思想解放的提出,打破了许多束缚和禁区,为当代人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典籍与现象创造了条件。我们提出了许多以往不能或不敢触及的问题,学术研究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走向成熟的一代学人,他们中有不少人可谓风雨人生,磨练具备了一种睿智的观察者和思想者的素质,许多学术课题和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在很多研究仍然只停步于一种匠人似的研究层面的状况中时,我们特别需要那种有真知灼见的赋有个性光辉的思想。同时,在全球化的世界文化建设中,中国学人也有必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追问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从我们的原始经验中来跟世界对话。此外,杨义教授结合自己近年来的研究思考,提出了做史料研究的两个重要方法,即“追问重复”和“破解精彩”,并以此重新解读了《水浒传》叙事结构中包含的民族文化意识问题;他还提出了从身世、经历等的考辨中重新阐释文化典籍的学术可能性等问题。

报告会由文学院主办,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座(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之一。吉林大学原校长刘中树教授主持了报告会。(文学院 李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