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社科动态

社科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第一届“东亚经济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

日期:2009-09-19 点击数: 来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

第一届“东亚经济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

\r\n9月18日,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日本大阪市立大学经济学部、韩国全南国立大学经营大学联合主办,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东亚经济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本次论坛以“世界金融危机下的中、日、韩经济合作”为主题,由来自中、日、韩三方的学术代表团在有关领域进行专业探讨,同时,吸引老师、学生将近2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

\r\n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晓教授主持了本次论坛的开幕式,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俊江教授,日本代表团团长、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福原宏幸教授,韩国代表团团长、韩国全南大学经营大学金逸泰教授分别代表各方致辞,对“东亚经济合作论坛”在吉林大学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对吉林大学的筹备工作表示感谢。吉林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李梅花女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来自日本和韩国的学者和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希望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r\n“东亚经济论坛”作为三国学术界在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各国分别派出由该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组成的学术代表团参会。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三国学者围绕“世界金融危机下的东亚经济合作”,在货币金融、贸易合作、汇率决定、外国直接投资、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在本次论坛中,来自中方的丁一兵教授首先指出:在世界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条件下,中国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提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措施。王倩副教授指出,目前的人民币有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是合理的,在条件成熟的情况进一步推进汇率浮动水平,这一安排有利于整个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李俊久博士从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东亚美元本位制下不对称相互依赖与货币权力的有关问题。史本叶博士则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对世界金融危机对东亚贸易的影响发表了看法,指出东亚存在产品内分工格局和各国之间应该加强贸易领域的合作。王达博士就全球金融危机下的金融部门外国直接投资提出自己观点,特别指出中国、韩国模式的区别及各自的特点。论坛中,来自日本的学者也分别阐述了创新、外国直接投资与自制率规定的关系,以及美国的技术脉冲、股票价格与汇率波动,并以东亚地区的国家进行了证明。来自韩国的学者分别从贸易和金融领域,对韩日非意愿性自由贸易区及韩国的策略和韩国银行贷款市场中信贷配给的决定因素发表了演讲。上述学者的发言在会议中引起强烈反响,同时,各国学者分别对其他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并提出有关问题。

\r\n作为论坛的特色之一,本届论坛还特别设置“学生论坛”,日本和韩国各自派来5名大学生参加本次论坛,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也派出了5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在三个国家的教授、学者进行交流的同时,来自三个国家的学生同时进行了学术探讨,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进一步促进了三国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沟通。

\r\n在论坛结束之后,三方代表共同出席了“中、日、韩‘东亚经济论坛’合作签字仪式”,中、日、韩三方代表团团长共同签署了“中、日、韩‘东亚经济论坛’合作协议”,一致决定今后将轮流在三个国家举办“东亚经济论坛”,通过签署协议的方式使“东亚经济论坛”成为三方之间常规化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决定下次论坛将于明年11月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举办。签字仪式结束之后,三方的领导和学者进行了简短的座谈,在愉快、友好的交流氛围中,来自中、日、韩三方的学者分别谈了本次论坛的感受、对论坛的建议和论坛发展措施。

\r\n在世界金融危机对东亚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本次论坛的胜利召开是三国学术交流领域中的一件大事。各国学者在东亚经济合作发展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中所提出的有关思想和观点对东亚各国如何发展经济、深化合作、共同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