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吉林大学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和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俄罗斯地区合作:走向共同繁荣”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俄罗斯驻华使馆临时代办陶米恒,吉林大学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俄罗斯研究所所长朱显平教授,俄罗斯联邦萨哈林国立大学校长米西科夫教授,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李永全教授以及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奥斯特洛夫斯基教授共同主持了会议。来自吉林大学、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交部、新华社、中国中央财经大学、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俄罗斯萨哈林国立大学等研究单位和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会议旨在推进中俄地区合作,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在2009年签署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大会集中讨论了两个议题,一是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与中俄合作,二是中俄地区合作。在第一议题的讨论中,专家学者就当前亚太地区的安全形势、俄罗斯的亚太战略、中俄关系以及中国在俄罗斯对亚太经贸合作中的地位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第二议题的讨论中,专家学者围绕“中俄区域合作”的主题,就中俄地区合作领域最新动态和中俄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中俄区域合作的模式和特点做了分析和探索。吉林大学朱显平教授、刘清才教授、胡仁霞副教授、王绍章副教授、邹向阳副教授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缓慢复苏,金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中俄区域合作日益到受两国的重视。此次由两国权威学术机构联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对于推动我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实现以“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同时,也是吉林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和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具体举措。
(东北亚区域研究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