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将代表我校科研实力的学术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国外权威出版机构出版并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渠道,学校于2018年启动了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外译计划,主要资助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特别是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和获得高层次科研奖励的著作类成果的对外译介。截至目前,共有10本译著完成出版工作。

其中,《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英文版(杨建华等著,潘海英等译)获立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并于2020年在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此外,《哲学通论》英文版(孙正聿著,李海平译)、《哲学:思想的前提批判》英文版(孙正聿著,杨梅等译)、《结构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人的生命本体论新探索》英文版(陈秉公著,刘贤明译)、《“单位共同体”的变迁与城市社区重建》英文版(田毅鹏著,刘贤明译)、《资源、权力与经济利益分配》英文版(张屹山著,张屹山等译)、《马克思与我们》英文版(孙正聿著,刘贤明译)、《生命意义研究》英文版(孙正聿著,杨梅等译)、《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韩文版(贺来著,权赫律译)、《市场有效周期理论的构建、实证及应用》英文版(宋玉臣著,张朝辉译)等9部译著先后在施普林格出版社、劳特利奇出版社、美国学术出版社、新经典出版社、皇家柯林斯出版集团、韩国宝库出版社等国外出版机构出版。这些译著的出版进一步扩大了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对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传播和学术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深入落实《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积极发挥规划和引导作用,对标重要科研项目和奖项,持续加大成果培育力度,资助了一批精品学术著作的研究和出版,有效提升了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